“好,那就去準備吧!”蘇陽點點頭說道。
稱王的議題透過後,眾臣都有些歡喜,以後大周也是一個國家了,雖然只是一個王國,但也是歷史性的一刻。
“報,書聖孟元起求見。”守衛王宮的侍衛走進大殿內稟報道。
蘇陽聽到侍衛的稟報,從椅子上站了起來,抬腿正準備向外面走去迎接。
這時,在旁邊的謝青蘊同樣站了起來,在迴轉身體的剎那,運功將聲音擰成一束勸道:“夫君,以君王之身去迎接臣子,恐怕對孟先生來說不是好事。”
蘇陽聞言後一愣,他剛想解釋,可在快要開口的瞬間,卻突然發現宮殿之內的其他臣子,都有意無意的盯著自己看。
這一剎那,他立刻明白了謝青蘊話語中的意思。
沒有立下大功勞,卻受到過高的禮待,這猶如把人架在火上烤,捧殺一般推上風口浪尖,絕不是好事。
歷朝歷代,哪一個能讓君王親自去迎接的臣子,不是功勳卓著,戰功赫赫,讓人無話可說。
現在他的身份已經不同,若是去迎接書聖孟元起,那恐怕不是禮賢下士,而是把書聖推到所有人的對立面。
蘇陽又重新坐回了王座之上,吩咐道:“請孟先生進來。”
隨著他的吩咐,王宮的侍衛也不再阻攔,孟元起過了片刻,來到了大殿之上。
“參見大王,不知大王可否還歡迎我這個書生來做官。”
孟元起經過幾個月的觀察,已經充分了解到周軍的行政能力和策略,周軍做的比越國還好,跟著周軍也許真的能開闢一個盛世,這才讓他動了做官的心思。
“歡迎,任命孟先生為左副都御史,暫代左都御史,掌管都察院。”蘇陽開口道。
左副都御史是正三品官,是都察院二把手之一。
都察院其主要職責是監察百官,糾劾百司,辯明冤枉,提督各道,為天子耳目風紀之司,職位位高權重。
故而,他不能直接踢拔孟元起做左都御史,以免眾臣不服。
“臣,謝主隆恩。”孟元起躬身行禮道。
此時,暫時代理禮部侍郎的一位中年大臣突然站了出來,稟奏道:
“大王既然已經稱王,那充實後宮延綿子嗣也是應有之義,臣懇請大王招納秀女進宮,以延續大周香火。”
蘇陽剛想開口反駁,還沒說出口,卻發現大殿裡十之八九的臣子突然全部單膝跪地請求道:
“請大王招納秀女進宮,以延綿大周子嗣。”
要知道蘇陽現在沒有子嗣,作為一國君主,這是一個極大的軟肋,將來關係到周國的延續,那些大臣能不急嗎?
“大王,臣妾突然感覺身體有些不舒服,先離開了。”謝青蘊臉上目無表情,轉身往後宮的方向離去。
“夫人,青蘊,你聽我解釋,…。”蘇陽對著謝青蘊的背影連忙解釋著,可惜她腳步邁的很快,一眨眼就不見人了。
“大王,若您沒有異議,那微臣就去著手準備。”剛剛開口建議廣納秀女的禮部侍郎開口道。
蘇陽聽到禮部侍郎的稟奏,頓時怒氣衝衝回過頭,他非常想不管不顧的呵斥,隨即又想到自己已經是君王,不能再任性。
他不能讓情緒左右自己,否則,越國承平帝就是自己前車之鑑。
心念一轉,他頓時計上心來,他開口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