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越皇宮奉天殿,無數上朝的官員迎著剛剛升起的朝陽,行走在青磚鋪就的石階上,大越國正處在一個皇朝最鼎盛的階段。
“上朝議事。”太監大喊道。
上朝的文武百官紛紛找到自己的位置站好,隨著越國承平帝坐上龍椅,下方的群臣立刻彎腰行禮道。
“吾皇萬歲。”
“免禮。”承平帝開口吩咐道。
“謝陛下。”群臣應道。
這時外戚武侯徐建站了出來奏報道:“啟稟陛下,近幾年以來,北部草原建立的政權大燕國屢屢侵犯我朝邊界,屠殺劫掠我越國的子民,讓我越國邊疆百姓沒有安寧的日子,臣懇請陛下御駕親征平定燕國。”
“哦,真的到了如此嚴重的地步了嗎?”承平帝裝模作樣的問道。
其實徐建上書奏報根本就是承平帝一手安排的,為的就是超越自己的父親世祖皇帝,建立不世的功勳名垂青史。
“陛下萬萬不可御駕親征。”兵部尚書劉揚看到皇帝已經心動,急忙站出來否決道。
“臣等附議。”整個朝堂十之八九的臣子都站了出來勸誡道。
越國群臣也很無奈啊!自家的皇帝總想搞七搞八,完全不考慮實際情況,異想天開,弄得他們心也很累呀!
坐在龍椅上的承平帝看著滿朝文武大多數都反對徐建的奏報,心中很不舒服,可表面上卻雲淡風輕。
承平帝連忙給外戚徐建打眼色,同時臉上笑著道:“諸位愛卿,這只是個提議,還沒有定論,不要著急否定,大家還是就事論事。”
徐建看到皇帝的眼色後,同樣補充道:“不御駕親征,那邊疆子民怎麼辦?”
“派出一支大軍討伐即可,怎麼可以隨意御駕親征呢!”左丞相反駁道。
“臣等複議。”群臣又一次附和道。
“陛下,已故的先帝世祖皇帝舉全國之力三次北伐,都無功而返,何況是您。”
“是啊!那大燕國看見我們越國大軍前去,立刻拋下城池就跑了,我們在草原上根本追不上他們啊!”
“在草原上留守人數少了,根本守不住,人數多了糧草又供應不上,我們完全沒辦法呀!”
群臣在大殿裡紛紛交頭接耳的議論道。
龍椅上,承平帝看著一幫臣子極力的勸阻,心中怒火中燒。
想當年先帝突然駕崩,他匆匆繼承皇位,懷著滿腔熱血的承平帝提出了昭武的年號,滿以為群臣會透過這次決議。
可現實總是很殘酷,群臣立刻否決了,給出了承平的年號。
群臣的意思很明確,先帝已經一統天下了,陛下您只要好好的安享太平就可以了,不必搞那麼多花樣,完全是好意。
可承平帝不這麼認為,他做太子時已經夠憋屈了,小心翼翼的當透明人。
本以為做了皇帝情況就會好轉,可誰知道登基後情況反而變得更差了,連他想要一個好一點的年號,眾臣都不允許。
今天建個宮殿也勸諫,明天聽個歌舞也勸諫,就連吃飯太過奢華也不行,活的簡直慘不忍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