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長安道:“今日是十五。”
秦讓忽而不說話了。
他提著酒壺,動作遲緩地添了盞酒,而後垂著眼道:“且幫你這一次,你記得代我……上一炷香。”
明正司有暗衛候在酒樓,姜滿與洛長安才自雅間的暗門走出,便有兩個著相似衣裳的人作替,替二人留在酒樓掩人耳目。
在後院換過一身利落衣裳,二人一同出了城。
與沉浸在秋歲節慶裡熱鬧喧囂的燕京城不同,燕京郊野的山林間靜寂無聲。
皎白的月色照落,林路間兩道策馬的影子一閃而過。
姜滿握緊韁繩,隨著洛長安一路策馬奔入山林深處。
小提燈掛在馬鞍一側,燈影忽閃,偶有晚風拂過林木,將枯的葉片落下,簌簌有聲。
愈向山林深處走,枝葉遮天蔽日,小路上的草木也愈發高深起來。
馬匹前後停在一方山石前。
荒草掩映的山石中,是一間廢棄的小院。
院子不算大,修建的精心,院牆以青磚作壘,院門陳舊了,門側兩盞單薄的竹骨燈隨風搖曳。
門栓上掛著鏽,推開門時卻並未見太多灰塵落下。
院落中規整,前庭的角落裡生了荒草,通向正堂的青石板卻幹淨,雖不見有人在此間院落生活的痕跡,卻能瞧得出,是常有人光顧此地。
二人順著青石板路向內走,姜滿打量周遭,望見正堂簷下掛著束幹涸的青艾。
她垂眼,望著青艾經月光照落在院中的影,問:“這裡似乎荒廢許久了,曾是何人所居?”
洛長安順著她的目光看去一眼,道:“是一位故人。”
他這話實在沒趣,說與不說也沒什麼分別,姜滿懶得同他打啞謎,沒再問下去。
她扭過頭,不願再理他。
洛長安瞧出她的情緒,輕輕牽她的衣袖:“小滿,這邊。”
院子是二進式,穿過前堂,洛長安推開書房的門,自袖中取出只火摺子來。
書房佈局簡單卻面面俱到,花架長屏,矮幾桌案,最內是一方高有丈餘的紅木書櫃。
姜滿看向案上一應俱全的的筆墨紙硯,轉身繞過,走到書櫃前。
櫃上擺著書籍紙張,最顯眼處是些介紹金石古器一類的書籍,長時間無人居住的緣故,書脊早已沾了灰塵。
姜滿上前瞧,瞧見書頁裡夾著只簽紙,上面的字跡有些熟悉。
似乎與早些時候,在太後的壽安宮所見那張信紙上的字跡相同。
姜滿抽出簽紙,才想細瞧,書櫃發出一聲響動。
她攏了攏手,將簽紙收在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