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咱們換換想法。今天在縣城,史縣長也說了,咱們縣馬上要下發推動搞活經濟,發展多種經營的檔案。做生意的門路可多了……”葉飛耐心地解釋。
俗話說,早知三日事,富貴一萬年。他知道,如果說自己重生了,父母大概把他送到精神康復醫院的心都有吧?
可是,我葉飛豈止是早知三日事呢?我早經歷了幾十年啊!
總設計師主持召開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已經落實了,國門開啟了!
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吸引了發達國家的技術和資本,給非公有制經濟迎來發展契機。
政策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個體私營經濟發展即將迎來潮噴。
接下來,從上到下,從中央到農村,各種政策支援都會出臺……
可是,葉振國和孫桂芳怎麼可能懂這些呢?
他們用憂慮地眼神交換下意見:
兒子這腦瓜是咋啦?這兩天的事兒,是感覺孩子一夜間成熟了許多,可現的表現咋讓人感覺奇怪呢?
1980年,像葉振國和孫桂芳一樣,大多數農村人思維還殘留著落伍的思想上,多數人沒有商業意識,只知道土裡刨金。
同樣,作為國民經濟支柱的國營和集體企業職工,大都還是“老大哥”思維,抱個鐵飯碗金不換。
那個年代,如果一個國企職工辭職下海,在當地準會成為街頭巷尾的大新聞,成為人人嘲弄的笑話。
八〇年代,有個真實的段子:某省辭官下海第一人張先生,辭職時報告打個3個月,報告從各級領導手裡轉了一圈,愣是沒人牽頭給批。辭官不成,最後,這位廳級幹部急了,直接到省委找到j長,開個“後門”才算順利辭掉了職務下海從商。
其實,過不了幾年,在京滬等國內一線的大城市,想、科、s九等大公司將爭相恐後地崛起,成為民企翹楚、享譽華國。一大批民族企業家應運而生,挺起了脊樑,將成為後世商業教父級的人物。
過不了幾年,牛人牟其棟,就要“用罐頭換飛機”了!
這個時代,應了某米公司創始人後來說過的那句話:站在風口,一頭豬都能飛起來!
……
葉飛一個人想想這些,感覺一切如在夢中。如果不是重生回來,大概想破腦袋也不到後世會有這樣的走勢啊。
毫無疑問,現在探討這些,別說老爸老媽不相信,恐怕全國也沒有相信吧?
沒關係,等以後賺錢了,他們自然就相信了!
眼下,怎麼賺到第一桶金?怎樣還上大伯家的欠款呢?
葉飛躺在炕上,瞅著顏色黯淡的天花板,看似在發呆,其實腦袋卻在快速地轉動著。
沙河縣,聯產承包責任制實行還得過一段時間。現在,無論是漁業捕撈、還是養殖種植,暫時沒有什麼賺快錢的商機。
公社,農業脫產居民很少,現有的生活必需品和輕工業產品的經營單位,基本都是國營的。私營經濟參與競爭,甚至兼併國營單位,還需要過兩年。
看來只有到沙河縣城了!眼下,葉大海在縣裡的漁業公司上班,先做做大哥的工作,生意就從他們那兒尋找突破口吧!
喜歡重生八〇年代:首富之巔請大家收藏:()重生八〇年代:首富之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