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亮寬敞的太極殿,微風輕輕撫摸江波的字。
諸葛孔明的《出師表》幾乎要從白紙上跳落出來。
一個個飄逸的字砸在李世民眼睛裡,然後揉碎,再次組合在一起,已經化為了李世民收藏的那些書聖王羲之的字了。
這哪裡是江波的字?
這明明是王羲之的字啊?
可是我怎麼沒有聽說過王羲之寫過《出師表》呢?
這真的是王羲之的字嗎?
我為何沒有在史書上聽說過呢?
李世民皺著眉頭,眼中滿是疑惑。
他可以說是大唐頭號王羲之超級粉絲。
他曾經動用大唐朝廷的力量,在整個國家的蒐集王羲之的字。
知道了幾個大臣有相關的蒐藏,他也花重金購買了。
要知道他平時可是一直在營造勤儉節約的形象。
但是為了書聖的字,這些都算不得什麼。
終於李世民蒐羅了很多王羲之的字貼,他有一段時間,每天都要拿出來臨摹一個時辰。
現在他沒有那麼瘋狂了,但他絕對還是王羲之在大唐的頭號粉絲。
李世民對書聖的字,甚至比對自己的字還要熟悉。
對於王羲之的字,他絕對不會認錯。
眼前這一副《出師表》,從字跡上看,分明就是書聖寫的啊。
但是以書聖的為人,又怎麼會寫蜀漢宰相諸葛亮的文章呢?
這不符合王羲之的為人啊。
王羲之並不是什麼愛國忠義的人。
他出生王家,可以說錦衣玉食,為人也有公子氣,有些孤傲。
他做過官,但在官場不怎麼得意。
除了書法上,他並沒有在軍事政治民生方面表現過什麼很強的才華。
他甚至還很喜歡嗑藥,大概也就是比嵇康他們好一些。
另外而在兩晉時期,司馬家為了彰顯自己統治的正確性,他們是認為曹魏是正統,蜀漢和東吳都是反動政權。
這樣的情況下,兩晉官場的人,普遍都是貶斥蜀漢的。
王羲之這樣的性格,這樣的環境,他不可能寫《出師表》啊。
李世民左手託著右手,右手支著下巴,連連搖頭。
難道這是一副仿品?
不會啊,這字跡,這筆構,這落位,簡直與書聖一模一樣啊?
有這個功底,為什麼要模仿王羲之呢?
稍稍改變,就是一位書法大家啊。
成名不好嗎?幹嘛要躲藏在王羲之身後呢?
那麼不是仿品,王羲之怎麼會寫這樣的文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