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泰年輕的時候,他曾經想過搞一個文武雙全的人設。
奈何練舞太苦太累了。
所以李泰不得不捨棄“武”。
那麼就只剩下“文”了。
只是李泰既不能寫詩,又不能解經。
別說是四書五經了,就連論語都背的磕磕絆絆。
沒辦法,他只能捨棄了“文”。
後來他想來想去,決定搞一個“賢王”人設。
這個簡單,只要他去看看養老院的老人,或者是去田地裡擼起衣袖做出一副要幹活的模樣。
就能立住了。
於是“賢王”李泰出來了,此時看著那一句上聯,李泰越看越覺得江波陰險。
這對聯太難了,他是對不出來的,也是想不出來的。
不過就像是一米五理解不了一米八的高度。
小牙籤感受不了火腿腸的快樂。
李泰因為在長安見過太多比他厲害的文人,他在“文”方面還挺自卑的。
所以他不會有自己對不出來,別人也對不出來的自信。
恰恰相反,他依舊非常擔心。
妹夫這個上聯,的確很陰險。
不過洛陽市大城,讀書人也多,萬一對出來就麻煩了。
不過改一改,“有才者免費”後面加三個字——有才者免費吃一個。
李泰隨後磨磨唧唧來到江波跟前,低聲說了自己的看法。
江波輕笑一聲,“二哥放心,洛陽人對不出來。”
他真的不擔心。
就不說現在大唐詩風不行,文化環境不行。
就算是盛唐時期洛陽也沒有幾個才子。
洛陽真正留名的才子有兩個人,一個是劉禹錫,一個是李賀。
這兩位大佬都是進了後世教科書的詩人。
但他們都是晚唐詩人。
現在距離劉禹錫出生,還有一百五十年,江波完全不用擔心洛陽讀書人能對上來。
李泰微微皺眉。
妹夫這個鄉下老財,儘管有幾分小聰明,但是格局還是小了。
他理解不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哎,幸好今天僅僅帶了一小部分西瓜出來,不然家虧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