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在長安的望江樓,很多書生都在唸誦。
顯然這一首詞很對這些書生的胃口。
“桃源居士太厲害了,如此精絕的詩,必可千古流傳。”
“是啊,這一首詩實在太好了,我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好的詩,哎,我這輩子都不可能寫出這樣的好詩。”
“有誰能聯絡到桃源居士,一首詩一萬貫,我願出錢購買。”
“有幾個臭錢了不起嗎,桃源居士可是狂生,他怎麼會搭理你。”
“哈哈哈,狂生就不用吃飯拉屎嗎,我也想見見此人,春香樓的醉秋姑娘想要見他。”
書生們議論紛紛,在酒樓一角,魏徵和陸德明相對而坐。
陸德明是李承乾的老師,這李承乾不在長安,他也有暇休息了。
“魏兄,據說這桃源居士這一次的字型與王獻之一模一樣,是真的嗎?”
魏徵點點頭,“是的,此人一開始模仿王羲之,然後他自創的字型,現在是王獻之,也不知道此人以後會是什麼字型。”
“哪有人字型多變的,他莫不是故意炫技吧?”
陸德明比較講究傳統,喜歡中規中矩的東西。
魏徵聞言一頓,隨後拍手道“是啊,我怎麼沒有想到這一點呢?”
“此時不斷地變化字型,寫詩風格同樣多變,如此賣弄才華,分明就是炫耀啊。”
“長孫無忌還問我能不能舉薦此人,如此愛慕虛榮,喜歡炫耀的人,就算他有天縱之才,我也不會舉薦他。”
陸德明點點頭,“不錯,我等應該抵制這股風氣。”
魏徵哈哈一笑,他覺得這一次他應該是明白了這位桃源居士是什麼人。
他隨後與陸德明碰了一杯。
“殿下有訊息嗎?”
“沒有,殿下去治療腿疾了,不過陛下今天有口諭傳給我,他說殿下最近安分許多,目前在一個隱蔽的地方幹農活。”
“哦,務農?”
在華夏古代,自古以來,農夫的地位就很高,正所謂士農工商。
一些讀書人也喜歡說自己是耕讀,也就是一邊幹農活,一邊讀書。
他們覺得這樣才算是既貼近大自然,又可學習大道理。
魏徵一笑,“殿下如果真的有這般心思,那絕對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