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的冬季是怎麼度過的,顧惜緣想了又想,才記起來自己往年的冬季過得很是逍遙。
沒有操心的事情,只用睡覺就行了。
這一世的不能隨意用異能活的肆無忌憚,但是比起要為靈草異植這些特殊食材操心的家庭,顧惜緣她們就活的逍遙的多了。
她們母女三人種著二十畝地就能供上一家人一年的特殊食材,多出來的收成還能換成顧懷良和雲闊父子進階或者壓制強基因躁動的靈藥。
因為他們一家子都是容易滿足的性子,所以都沒有想著要做什麼大事業。
他們一家人生活的富足快樂,卻沒有抵禦風險的能力,也沒有居安思危的想法,甚至擁抱著寶山還不打算挖掘。
直到雲闊強基因受損,他們突逢這一危機,生活發生了大變,看清了周圍人的嘴臉,尤其是顧惜緣她祖父和二叔家的嘴臉,才想著改變自己的態度。
直到現在,顧惜緣他們一家人和一年前相比,變化大的已經是天翻地覆。
其實顧惜緣有能力,有寶貝,她完全可以活的驕傲一些,肆意一些。
可是她做不到,在顧惜緣本身就不是一個翻雲覆雨的女強人。
活了三世,她長得只是年齡,而不是手段和心思。
她所求的是一方可以隨意不受拘束的天地。
第一世她找到了,在隊友的扶持與保護下,顧惜緣只需要做兩件事就可以了,一件事是打喪屍,一件事是催生食物。
顧惜緣做的是戰鬥在前線和保障物資供應的工作,和其他人打交道的事情,就不用她操心了。
雖說不待見末世那些腐爛惡臭的喪屍,也討厭每天都是忙忙碌碌的辛苦,可顧惜緣在那一世過得非常快活。
生活的簡單,沒有算計,不用動用心思手段,她自然就活的開心。
在第二世顧惜緣一方面是感激那個世界接納了她們母女三人,一方面是想要避免一百多年後的悲劇,所以想要做些什麼。
推翻一個朝代,顧惜緣不是沒有想過,但想想自己的智商和眼界,她很有自知之明的放棄了。
而想要做出改變,無論是什麼時候,都是由上而下效果最好。
她見證過自己的國家面對危機時候的反應能力和解決事情的能力,心中自豪的同時,也震懾於一個國家機器的強大。
雖然封建王朝肯定不如她的祖國那般強大,但一個王朝的力量,也比顧惜緣自己的力量要強。
所以她才升起念頭,還沒有具體的想法的時候,就已經瞄上了四爺。
四爺是顧惜緣當時最好接近的站於頂層的人。
後來顧惜緣也反思過,要是她一開始不是四福晉,還會不會把種植術之類的交給四爺。
結果是她會。
在一個封建王朝,如果你不想造反的話,那麼就不能獨自做功勞太大的事,而是要和統治者或者統治者的後代合作。
對於大清朝,顧惜緣最熟悉的人就是四爺。
清穿小說風靡了很久很久,而四爺也很忙,他忙著在朝堂上和其他幾條龍奪嫡,也忙著和自己的女人,或者和他人的女人談情說愛。
在小說中四爺的形象滿足了很多人的臆想,也滿足了顧惜緣的臆想。
在顧惜緣為四爺不出席皇后國喪齒冷的同時,又何嘗不是顧惜緣在為自己心裡感到難過。
她曾經也幻想過自己成為那個冷麵帝王所捧在手心上的人,和他一生一世白頭到老。
可幻想之所以美好就美好在於你想象的那個人是虛幻的不存在的,你想如何想都可以。
你想要自己和他的愛情故事有多美好,就能有多美好。可是真正的站在這個人面前的時候,所有的臆想就如同陽光下的泡泡,砰的一聲就炸了。
真的和四爺有了牽扯,他就不是所有清穿小說作家用自己的幻想施諸於筆下描寫出來的那個冷麵心熱的深情帝王,而是活生生的站在顧惜緣面前的忙於奪嫡的封建皇子。
她的愛情夢碎了,可是那份少女心事是真真切切存在過的,所以她有什麼想到的第一個人總是那個男人。
在大清顧惜緣活的也是自由的,她想做的事情都做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