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夠啊。”
記者:“那為什麼堅持走?”
我:“都說了寄人籬下。”
記者:“哦。忘記了。”
我:“我跟你說過,我的陰影。”
記者:“對對,我記得。他已經成為你的陰影了。”
我:“對。如果不能離開,那我永遠活不出自己的人生。”
記者:“走也好,希望你能走出去。”
我:“我走出去,又灰溜溜的回來了。”
記者:“可惜。能力不行?”
我:“不肯去上班。”
記者:“為什麼?現在社會,只要去上班,有誰混不上飯吃的?既然不想寄人籬下,為什麼不去上班,又何必回來寄人籬下呢?”
我:“我明白了,我這輩子,一定要靠文字吃飯,我不能去上班,上班就是在浪費時間。如果我去上班了,我能上什麼班呢?普工。普通工人。每天十幾個小時的那種,點對點都是好的。可是這真好嗎?十幾個小時,我還有時間來學習嗎?沒有。所以,我決定了不去上班,回家來。我今年花半年的時間看書,兩年時間跟他們上班,跟他們他們上班是有些時間的,可以雙開的,而且不會像廠裡那麼壓抑。在廠裡是沒辦法寫小說了。一個是壓抑,一個是沒心思。廠裡是不會像母親他們打工那麼累,我喜歡累,流一身汗,靈感如噴泉,我常這樣,也不單是我,很多人都這樣,我想的。我需要堅持兩年。”
記者:“我看過你的日記,你說能賺錢的話,就跟他們上一年的班,第二年就去鄉鎮租房子的,現在又說兩年?什麼意思?”
我:“我決定了,兩年來磨練自己。”
記者:“工作磨練?汗流浹背啊。”
我:“我需要吃點苦。”
記者:“你沒吃過苦嗎?”
我:“吃過幾年。但忘記了。”
記者:“哦哦。那確實需要憶苦回味。”
我:“其實,我還有別想想法。”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記者:“是什麼想法?”
我:“我堅信,三年後,我一點能靠網文吃上飯了,我不需要再去打工了。這是我最後吃苦的時間了,往後餘生都不會吃苦了,好好利用這兩年時間,把苦都吃一遍。”
記者:“這有什麼用?”
我:“好在將來寫傳統文學的時候,回憶起來,有素材啊。”
記者:“哈哈哈哈哈哈哈。幽默。”
我:“字數好像夠了啊。”
記者:“沒夠。”
我:“不是四千字嗎?我看夠了。”
記者:“你看錯了,加上你複製的談話框,才四千字多一點,一旦刪了,就不夠。”
我:“哦哦。確實是這樣。那再說點。”
記者:“我想問,為什麼你堅信,你可以兩年半,三年後一定能靠寫小說吃飯呢?要知道,你現在連幾十萬字小說都沒寫過呢?”
我:“我就是堅信。至於為什麼這麼肯定,我也不好說。我一直有這種幼稚的想法。很幼稚。但我願意幼稚。”
記者:“這次也是幼稚?”
我:“以前我聽別人說我的想法很幼稚這種話,我是很不服氣的,但是現在我很樂意說自己的想法就是幼稚。”
記者:“為什麼?”
我:“沒有為什麼,就是很幼稚啊。”
記者:“無知者無畏。”
我:“確實有這種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