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家教不允許,何文麗真是想懟上兩句,你家是什麼金窩銀窩,還福分,
“若是她明日再問起老四的事情,你便如實的告知她,也好叫她安心的嫁入林府,“
何文麗今日聽的言論真的是改變了她對自己婆母和老太太的認知,“那行吧!“
要說這事兒非得找何文麗,而非找林曜,當然是因為禮教不允許,總不能讓雲舒跟林曜還有傅運年出去吧,若是讓何文麗陪著,也好說話,左不過是他們的救命恩人,到時候也不怕那些碎嘴的,
豎日,
雲舒想著去找曹元卿請他吃個飯,如今就不會像當初那樣爽約,畢竟人家救過命,就算說了當初那番話,可是該有的禮數還是得有,而且喜歡這件事,當初爺爺說過,就算不喜歡別人,也不能隨意踐踏別人的心意,
便吃了早飯就出門,雖然不是趕集,但是人流卻是比較多的,這裡還挨著別國,自然能見到不少他國的人,頭髮自然捲,穿著打扮比較隨意,但是也跟乾元國差不了太多,
雲舒依舊帶著面紗,四人坐著林府的馬車,一路上,雲舒時不時的冒出一句那叫災星的問題,何文麗只覺得好笑,雖說她年紀比自己大上幾月,但是實在是那心思太明顯,最後將老四那件事說了出來,
這老四名叫林安,是回兗州探親的路上誕下的,取這名字的意思便是希望他平平安安,一身順遂,但是好巧不巧,這林安生下的第二天,便遇上了土匪,只是最後路上被路人救下,免了這一難,剛開始這老太太還覺得是林安給家裡帶來的好運,
可是這一路上總是不太平,就連林宋氏都因為生產之後身子特別不好,一路上都在喝藥,馬兒也時不時的會生病,大小事不斷,最後到了兗州族親,沒過兩天族親裡也有人生病了,還有兩人得了天花才短短半個月就死了,但是因為宋氏產後比較虛弱,就多留了些時候,
最後在林安五個月的時候,林家探親回元洲,好巧不巧,又跟來時一樣,馬車啟程的時候明明檢查是完好的,明明才走了不過五十里路,路上遇到一個老道士,老道士看著車隊,只是那麼一眼,攔住車隊,便對著車裡說,
“災星降世,家宅不寧,“
老太太信佛,一聽這話,便知道他說的是誰,畢竟這幾個月發生的事情實在是不得不讓人多想,“不知真人可有解的法子?“
道士看了看眾人的表情,便知道這家就由老太太做主,
“雖說天機不可洩露,可若是用一人的命換百人的性命,那也是我佛慈悲,“
許是當時所有人都只關心災星的事情,都沒人發現一個道士居然說著佛教的“我佛慈悲“
“貧道的使命便是普度眾生,若是施主信得過,請將小少爺的八字給我,容貧道算算,也好叫眾人安心,“
老太太聞言,立即將林安的八字給了道士,道士一通碎碎念之後,驚聲道,“災星降世,家宅不寧,此家族定會從此衰敗,永無寧日,“
眾人因為這段時間的意外導致對剛五個多月的林安心裡有些忌憚,可那也是一條活生生的生命,最後老太太給了道士二百兩銀子,又走了兩日車隊人心惶惶,除了主子,就連下人也是如此,生怕下一個連累的就是自己,
老太太最後做主將林安活埋,可她是個信佛的人,自然不能親自動手,林宋氏雖然有些忌憚,但好歹是自己肚子裡出來的,老太太鐵了心將林安活埋,這誰都推脫,便是因為災星的煞氣濃重,死後會找害死他的人報仇,最後就將宋氏推出,既然是她生出來的,就親手將他活埋.也防他死後化成鬼尋別人報仇,她畢竟是親生母親,有權力決定他的生死,
好在後來林安被活埋後,車隊一路出發回元洲,確實沒再出現任何問題,老太太卻覺得這次幸好早早的就將那災星丟棄了,不然一路上不知道還會出什麼么蛾子呢!宋氏一開始還有些心存愧疚,最後確實沒再出事後也認為那孩子就是個災星,便不覺得有什麼,後來懷上老五之後就將那事徹底忘了,生出龍鳳胎之後,只覺得當初自己的行為再正常不過了,
雲舒聽完這些,心裡有些怒氣,一個四五個月的小孩子能決定什麼?什麼都做不了,就因為她信佛,就因為一個道士的幾句話,剝奪了他活下去的權利,但是此時自己說什麼都白費,
這樣的親人,不認也罷,說不定還徒增煩惱,就是不確定是不是,畢竟何文麗說的是宋氏將孩子活埋了,
一路上人聲鼎沸,車伕按照雲舒給的地址,一直到漕幫的站點,畢竟是做河運的,沒有哪個大戶人家的車伕是不認識的,雲舒將名字告知了門房,門房跑著進去稟報,曹元卿得知是雲舒,便屁顛屁顛的出來,
想來當時自己沒有冒犯到她,若是她介意,定不會再來的,“雲舒,你來了,“
雲舒點頭,對於這個稱呼有些尷尬,畢竟那層窗戶紙已經被捅破了,“我來找你自然是為了請你吃飯逛街,就算一年前的失約,如今給補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曹元卿聽了這話,高興了幾分,這說的是一年前的失約,只要自己好好把握,不信打動不了她,“剛好今日我打算出門,走吧!“
雲舒對於曹元卿其實說做朋友挺好的,又不是一見鍾情,見兩次就喜歡上了,不太可能,
一行人就這麼走著去了集市,林曜畢竟是從小在永城長大,一路上孜孜不倦的給雲舒介紹著特色,雲舒笑了,說是自己帶他出來觀察,他反倒成了導遊,自己為了查十一的身世這幾天就在林府周圍走了一下,並沒有來集市,
幾人到了旗雲齋,裡邊說書先生正繪聲繪色的講著奇聞八卦,雖說雲舒是這旗雲齋的東家,但是這說書卻是按照當地的風俗講的,有些許是一樣,但是還是不一樣,畢竟這只是說書,想要做到統一,比較難
雲舒因為請客當然是第一個朝櫃檯去的人,“掌櫃的,可還有雅座?“
這永城雖說都好,但是物價卻高出一些,大概是因為這邊有兩國的邊境,“有的,客官樓上請,“
幾人進來的時候並未看見客滿兩字,因此才進來詢問,小廝將幾人領著上了二樓,這沒幾天便是大年三十了,茶肆里人不算多,書生倒是挺多,或者就是那些成群結對的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