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堤、毀於蟻穴,淮南一役,袁術三十萬大軍潰逃千里,漫山遍野皆是狼狽逃竄的敗軍。
“生擒袁術……”,袁術倉惶逃奔,身後地追殺聲振聾發聵,公孫瓚與六個兒子挾氣勢如虹的十萬大軍乘勝追擊,死死咬住袁術不放。
“難道老天今要亡吾?”,此時的袁術感覺自己好似還在夢中一樣,前一刻他還是手握三十萬雄獅的一方巨擘,轉瞬之間,就徒然變成了一頭喪家之犬,這讓他難以接受眼前的一切。
“陛下快走,末將前去阻擋追兵”,眼看公孫瓚的大軍將要追殺上來,對袁術忠心耿耿的紀靈悲壯地向袁術請命。
聞言後的袁術心中大為觸動,而後搖頭嘆息:“如果朕之麾下皆是伏義這等忠義之人,朕何故敗於公孫瓚之手……”
“主公,如有來世,末將還願追隨!”,馬上紀靈雙手擊節向袁術拜道,此次前去抵禦追兵明顯是九死無生,但他紀靈忠於袁術,為主公戰死,死而無憾。
“伏義……”,聞見紀靈如此忠義,袁術有口難言,感動之心難以言表。
只是,還未等袁術話落,眼看追軍越來越近,紀靈留戀地看了袁術一眼,旋即,策馬轉頭,率領殘兵萬餘,義無反顧地向追軍殺去。
“兄弟們、今日為吾主盡忠的時候到了,隨吾衝殺…”
“殺”,紀靈倒拖三尖兩刃刀,虎目爆睜,仰天怒喝一聲,直取領頭的公孫瓚。
“呂布在此,休傷吾父!”
“趙雲在此,休傷吾主!”
“典韋在此,紀靈休得猖狂!”
紀靈還未近身,便有三聲驚雷般地怒嘯聲驟然從公孫瓚身邊響起,當即,公孫瓚陣容齊出三員猛將,一呂二趙三典韋疾聲奔出,大漢三員頂級武將與其過招,對袁術忠義一世的紀靈即便死去也是瞑目了。
果然,到底還是呂布馬快,有傷在身的紀靈,僅僅一個回合地交錯下,一縷鮮血驀然飄灑於空,一顆諾達的頭顱霍然從紀靈雄壯的身軀上飛出,他雙眼還處於爆睜狀態,眼神之中還殘留著不甘與一絲驚恐。
“來人,吾最喜忠義之人,紀靈雖說有助紂為虐之嫌,但他忠心為主,好生下葬於他…”
“諾!”,公孫瓚話落,幾名士卒急忙上前將紀靈屍首抬走……
公孫瓚即讚賞又嘆息地看了一眼被抬走的紀靈,隨著紀靈的戰死,跟隨他而來的萬餘將士死的死,逃的逃,不到半刻中的功夫,紀靈的萬餘人馬便盡皆戰損於此,雖說他的阻擋不過是螳臂擋車,但他的捨身取義,確實為袁術的逃跑贏得了寶貴時間。
果然,在戰場肅靜下來之後,袁術跑的已經沒有了影子,思慮片刻的公孫瓚大手一揮,下令全軍繼續向壽春推進,此次他不能給袁術一點喘息時間。
落荒而逃的袁術終是回到自己的老巢壽春,有如驚弓之鳥的他,立即下令,命各軍將領速速前去徵召城內的青壯之士。
只是,還未緩口氣的袁術指令剛一下達,城內的百姓們便開始倉惶向城外逃跑,怒極的袁術登時大怒,當即下令:“凡是敢拒服兵役者,殺無赦!”
剎那間,壽春城中因為兵敗而無處發洩計程車兵們都將怒火對準了城內百姓,無數士兵如同瘋了眼的惡魔,見人就砍,見物便搶,壽春城門之處更是血泊漫天,無數百姓洶湧地向城外跑去。
“畜生,一群畜生,大將軍不會饒過爾等這幫人面獸心的孽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