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兇手後,公孫瓚又差人運送二萬擔糧食前往鄴城東區,而後對數十萬流民又是一通安慰,臨近太陽快要落山時,在百姓們依依不捨的目光注視下,公孫瓚拖著疲憊的身子趕回刺史府中。
回到刺史府內,公孫瓚未做休息,又急忙令人將楊剛叫來。
“主公,已經查清了,但……”刺史府大堂內,公孫瓚肅然而立,楊剛進入後躬身稟報道。
“但什麼?汝什麼時候說話也變得吞吞吐吐的了?”公孫瓚見楊剛忐忑的樣子,臉色有些不悅。
見公孫瓚臉色微變,楊剛急忙答道:“殺手五人都已咬舌自盡,如若不是此藥勁道頗大,使其失去心智,恐難問出什麼……”
聽到楊剛的彙報,公孫瓚心中感嘆自己還是低估了世家的力量,原來這一切都是袁紹的外甥安排的死士前來刺殺郭圖,同時不得不說郭圖的運氣確實驚人,這些殺手中的老五貪戀美色,身上一直備有春藥,而當時又誤將身上僅有的毒藥當春藥給女子服下,之後因為著急刺殺,害怕自己老大怪罪,未敢聲張,所以才導致了一連串的烏龍發生。
自己本是準備出兵幷州,還沒想好如何下手,這袁紹倒是給了自己出兵的藉口,旋即,與楊剛說道:“汝且下去,將田豐、賈詡、荀攸等人叫來”。
“諾!”
在楊剛退下不久,田豐、賈詡、荀攸、沮授等人相繼趕來,公孫瓚將楊剛彙報的情況詳細與眾人講來。
賈詡聞聽公孫瓚的敘述,撫髯一笑,諫言道:“主公,藉此機會,可趁勢討伐幷州袁紹”。
“吾也有意討伐袁紹,之前還未有更好的理由,但未想到吾剛打了個瞌睡就有人送來個枕頭,真是幸哉!”說道此,公孫瓚看了一眼田豐與沮授二人,請教道:“不知元浩叔公與沮授先生有何建議?”
田豐與沮授見公孫瓚向自己等人討問,當下不敢怠慢,田豐首先踏前一步,躬身施禮道:“主公與袁紹終有一戰,但此刻出兵時機著實不佳”。
“哦?那依叔公之見?”公孫瓚謙虛討教道。
“主公,您佔領冀州還未到一個年頭,根基還不夠穩,這是第一,而兩次出兵幽州,糧草已是捉襟見肘,即使袁紹割讓三十萬擔,但後期的流民劇增,儲備的糧草已是杯水車薪。”
“嗯,叔公的話倒是在理”,公孫瓚細細咀嚼著田豐的意見,而後又向沮授看去,討教道:“不知沮授先生,有何之見教吾?”
其實在沮授聽到殺手是袁紹派出的人後,就一直在想此問題了,見公孫瓚發問,當下語氣謙卑地勸諫道:“吾與元浩想法略同,還有一個月就是秋收之時,吾意主公最好是在秋收之後動兵”。
“公達,汝也來說說汝的看法”,謀士多的好處就是可以集思廣益,公孫瓚虛心求教,隨即,又向荀攸問道。
主公虛心求教,荀攸心下頗為讚賞,但不敢輕慢,與其躬身施了一禮,語氣恭謙地答道:“吾意主公當立即發兵佔領幷州,而且要速戰速決,並趁兵威強盛之勢,迅速徵掠河套之地,如若不然,流民劇增,兩州之地恐難負擔到秋收來臨”。
“哦?公達與孃舅文和的意見倒是不謀而和”,公孫瓚語氣頗為溫和地噙笑道。
田豐與沮授倒是以穩妥為主,而賈詡與荀攸的意思是速戰速決,儘快佔領幷州搶佔先機,公孫瓚將幾人的意見匯總,踱步沉思,大約半炷香的時間,彷彿做下決定的公孫瓚停下腳步,轉身向門外喊去:“來人!”
“主公”,幾名親軍侍衛聞聲,齊步進入大堂,拱手而立。
“速去傳訊各部將軍前來議事!”
“諾!”
待親兵下去後,田豐見公孫瓚已是下定決心攻打併州,有意去勸阻,但剛欲勸諫時,沮授的一個眼神讓他瞬間止步,田豐見沮授也似是同意了主公的決定,他也只好讓自己靜下心來,看看後續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