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平四年,河北公孫瓚與曹軍大將曹洪雙方共計出兵二十餘萬,鏖戰於兗州昌邑城前。
血戰數日,雙方各有勝負,就在公孫瓚將要破城之際,一道不利的訊息傳來——自家大軍的糧草被曹軍打劫了。
當公孫瓚得知自己糧草被截之後,一臉陰鬱的他立刻率軍慌忙後撤,準備回援糧草重地泰山郡。
“如果自己這岳父真的捅了自己的糧倉,那時必是大禍將至啊”,回途救援中的公孫瓚迫切的希望曹軍的主力並非自己所想的那樣,前去進攻自己的糧倉重地,但現實的訊息卻給了他當頭一棒。
果然,他的十餘萬人馬剛剛行軍回援不久,夜狼衛便有密報送至他的手上,信上赫然寫到“救援曹洪的並非曹軍主力,此前過來支援的僅是夏侯淵統帥的二萬精兵…”。
如此一看,曹操的動向不言而喻,糧草乃是三軍根本,現在回援恐怕是來不及了,當即,公孫瓚厲聲下令給斥候:“傳吾軍令,著吾義子呂奉先速速率軍從徐州馳援泰山郡,如若泰山郡有失,令幾人提頭來見!”
“諾!”
…………
話說,因進攻兗州而導致戰線拉長,公孫瓚的青、徐、兗三路大軍的糧草中轉站已由青州臨淄推進至兗州的泰山郡,而此時的泰山郡駐有精兵二萬,負責看守糧倉的則是公孫瓚的幾個義子,袁譚、袁熙、袁尚、陶商、陶應以及冀州上將潘鳳。
泰山郡城內的袁譚、潘鳳等人自從請命前來看守戰時糧倉後,每天清晨先是悠哉悠哉地巡視一圈城防,而後開始例行每日的糧草統計,日子過的好不舒坦,幾人心想只要自己義父兗州結束戰事,幾人也算跟隨打著醬油,坐等升官…當真是一份美差!
只是這種平靜而又美妙的夢想被一封突來的求援奏報給打破了——負責押送糧草的淳于瓊被曹軍打截了。
“大兄,汝來拿個主意,吾等要不要發兵營救?”,泰山郡城,太守府內,袁譚、袁尚、陶商、潘鳳自是收到淳于瓊被埋伏的訊息後,幾人立刻圍桌商議。
圓桌旁的袁譚聞聽袁尚所言,心中有些欣喜,這三弟能問自己意見,這是好事啊,當即,袁譚擺了擺手,學著自己兩個父親,煞有其事地肅然道:“咳,如今義父大軍前方奮勇鏖戰,吾等身為其義子,自是不能墮落其威名,吾意令潘將軍點兵五千,出城營救淳將軍,不知幾位弟兄以為如何?”
“大哥,淳將軍被圍,吾等自是應該營救,只是…如果曹軍半路伏擊吾援軍該當如何?”,右手拄著桌案的陶商聽聞袁譚徵求幾人意見,心中總感覺事情沒那麼簡單,捋了捋思路,便將他心中所想說了出來。
“嗯,商第所言甚是,汝等幾位還有沒有其他建議?”聞言後的袁譚點了點,隨後看著桌邊幾人說道。
桌案附近的六人,潘鳳撓著鬍子,袁熙手指輕輕敲擊桌子,看似苦思冥想,實則也在等其他有沒有好辦法,而陶應、袁熙則是眉宇緊蹙,憋的臉色通紅。
“各位哥哥,小弟倒有一計”,憋了許久的陶應適時說道。
“哦?不妨說來!”袁譚、潘鳳、袁尚幾人目光灼灼的望著一臉欣喜的陶應。
“潘將軍前去救援,然後佯裝敗逃,而後,吾等幾人率軍埋伏如何?”,陶應臉上滿是希冀的神色,雙眼期盼地望著屋內幾人,只是看幾人聽到此計後好像臉色過於平淡。
見到幾人無聊的神色,這就讓陶應的臉色掛不住了。心想都是這糧草惹的,不然幾人完全可以率軍出擊,當即他脫口說道:“這也不行,那也不中,那還不如挖個洞直接把糧食藏起來,然後吾等揮軍出擊…”
“呃?挖洞?”
聞言後的眾人,其中袁譚、袁尚、潘鳳未有所覺,倒是一直默不作聲的袁熙腦海中閃過一絲靈光,就在大家繼續愁眉苦臉之時,沉默的袁熙發話了:“就按照應第所說,挖洞藏糧…而後率軍救人…”
“什麼?”,聞言後的袁譚、袁尚臉上不敢置信地急忙起身,立刻來到袁熙的身邊,用手背探了探自己親兄弟袁熙的額頭,心道,雖說咱們跟陶商,陶應都是一個義父,但汝也不能性子都隨過去了吧,和這陶應一起頭腦發熱?
“為何摸某的頭?”袁熙莫名的看著自家的兩位親兄弟,凝聲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