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年2月,偉大同志的南海之行結束,中央宣佈改革開放的步子可以邁大一點。
於是在3月,更多的人浩浩蕩蕩得奔赴深土川,據不完全統計,各地超過一百萬人的考察團陸續奔赴深城,幾乎都是大小官員和國企人士,可謂往來無白丁。政府最忙的時候同時接待六十個團。
而很多人回去之後毅然投身下海,辦留職停薪的多,但要是趕得急了,直接辭職的也不是少數、
一路向南,是這一年的浪漫,粵省一省之地,一年之內,流入了四千萬人口。
於此同時開啟的,是我國長達十幾二十年的,招商引資狂潮。
之前當然招商引資的力度也不弱,可是那個時候有政策風險,很多地方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現在政策確定了,那冒出來想要撈一把政績的人也就多了。
但是這個階段,他們的目光主要放在國際資本上,說著多好聽?這才叫政績啊!
哪怕港澳臺什麼的,也能拿來湊個數啊!
可何米這樣泥腿子出身的個體戶,剛剛脫離人人喊打的局面,還沒入那些官老爺的法眼吧?
他們居然也看得上?
而且打電話來的不是什麼窮鄉僻壤,而是聞州!
聞州是個很神奇的地方,被險惡的地理環境逼得沒活路只能像全世界多點開花,明明只是一個幾百萬人口的地級市,卻有“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聞州人”的奇蹟!
現在聞州在這個時候正是最風光的時候,號稱聞州奇蹟,上報紙上到全國聞名!
招待考察團,真當他招待不過深土川嗎?!
要說誰缺投資聞州也不缺啊!居然也這麼紆尊降貴,把電話打到她的的大哥大上來了?!
不會是何米理解錯了吧?
哎?
不對,馬甲太多何米自己都搞混了。
李少認識的人是“粵省來的富婆石憶”,不是“盛海的商業奇蹟何米”。
“不好意思,我想確認一下你的意思。”何米清了下喉嚨,“你是想要招商引資是嗎?”
“嗯……”那邊明顯愣了一下,登時讓何米放下心來。
還好,世界還是正常,合理的,科學的,何米那區區幾百萬人民幣真的沒到驚動聞州市政府的那一步。
那邊的反應也是很快了:“這麼理解也可以。來聞州投資,我們當然是熱烈歡迎,我們聞州投資環境好……”
後面是一堆熟練卻不顯得囉嗦的話本能一樣得傾瀉過來,抓緊一切介紹聞州的投資環境,不放過任何吸引投資的機會,意識十分強烈且鮮明。
那麼多奇蹟,真的不是沒有道理的。
其實哪裡有那麼多奇蹟呢?不過是同心同德,齊心合力而已。
“恩,好,我會考慮的。”何米還真的不是開玩笑,現在的聞州可是浙省、甚至是全國都數得上號的富裕城市!
樂家至少要開兩家!
“那你給我打電話是什麼事情呢?”既然不是招商引資,那總得有個目的吧?
“是我們有件事想要請你幫忙。”那邊似乎多了點自信。
何米既然要去那邊投資,不管誰欠誰的好歹是個交情,交情嘛,就是越用越多的,也不用在乎是從誰先開始的。
“請說。”電話都打過來了,這麼明目張膽,總不可能是索賄吧?
“我們聽說你腦子活有見識,我們想請你,幫忙銷售一下我們市的皮鞋。”那邊還真的是一點都沒有打官腔繞圈子,上來就直接說了目的。
讓她賣鞋?她的確賣過聞州鞋……
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