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省三面環山,一重掩一重,車城更是如此,誰也不知道山中藏有多少村子。
王也的老家就是在山裡。
那是一個名為王家村的山坳小村,相比較崗崗營子而言,人口多了一些,有五十多戶人家。
不過,出行同樣不方便,沒有一條正經的大路,通往外界的只有一條崎嶇山路,儘管不至於與世隔絕,但與外界交流甚少。
似乎是因為前兩天下過雪緣故。
山道不僅崎嶇而且泥濘,沒走幾步,王也的腳上就佔滿了泥。
“唉……”
他無奈的嘆了口氣,甩了甩雙腳,繼續前進,穿林過澗,一直到日暮之時,才看到原主記憶中的王家村。
村子依山而建,炊煙裊裊,雞鳴犬吠聲時不時的響起。
前方還有一條蜿蜒曲折的溪流,不知流向何方,一座斑駁的石橋橫在上方,這幅畫面,給人一種小橋流水人家的感覺。
但是王也走過石橋進入村子裡卻沒有看到一個人,或許是天氣太冷的緣故,又或許是因為到了飯點吧。
不過這樣也好,省得碰到熟悉的人還要寒暄一下。
王也徑直朝大伯家走去。
原主父親是兄弟姐妹三人,排行老二,上面有一個大哥,下面有一個妹妹。
當年因為家裡實在是揭不開鍋,原主的父親就被家裡的老頭子送到武當山當了幾年的道士,直到解放前的前兩年才回來,也是因為這個緣故,王也高中畢業上不了大學,才去下鄉插隊的。
“阿也?!”
甫一到大伯家,還沒過院門,旁邊的廚房就鑽出一個黑壯的漢子,看到王也後愣了一下,才試探性的問道。
“虎哥!”
王也含笑點頭,叫了對方一聲。這喊他的男子是他大伯的兒子,是他的堂哥,叫王虎。
“還真是你,你咋回來了?”
聽到王也的回答,王虎喜出望外,三步並作兩步的到了王也的身前,拍了一下王也的肩膀。
“爹,娘,快出來,你們看看誰回來了。”
王虎扯著嗓子喊了一聲,不一會兒,一位將近天命之年的老爺子牽著一個三四歲的小男孩從堂屋裡走出來,看到王也同樣喜出望外道,
“阿也,你咋回來了?”
話音未落,旁邊的廚房裡也鑽出了兩個女子,一箇中年婦女和一個二十多歲的女子,看到王也之後臉上也都帶著驚喜的表情。
“大伯,我插隊的崗崗營子那邊過年這會兒也沒什麼事情,所以我就尋思著回來看看。”
這說話的人正是原主大伯,小孩是他堂哥王虎的兒子。
“回來就好,回來就好,來,快進屋。”
大伯連連說著,臉上笑容不斷,連忙招呼王也進屋,還未跨過門檻又回首道。
“小娟,和你媽多做兩個菜,今天咱們先吃個團圓飯。”
“好。”
嬸子和嫂子都笑著點頭答應,轉身就要進廚房忙活。
“嬸子,嫂子,等等。”
王也叫住了嬸子和嫂子,將拎著的山貨遞給了過去。
“嬸子,嫂子,這裡面是我從崗崗營子帶的山貨,有野豬肉和兔肉,還有一些其他的東西,您拿出來一些燉了吧,剩下的留著咱們過年吃。”
“你這孩子,回家還帶什麼東西啊。”
嬸子埋怨了一句,但還是接過了東西,和嫂子一起進了廚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