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你們就不要太妄自菲薄了,還是人家大漢帝國大帝威武,哦,我都忘了首長就是大帝,那可是開疆闢土的高人,首長你說您是不是。首長你當年可是真威風,雖然大漢帝國跟龍國不是一個國家,但是大漢跟我們同宗同族,就像親如一家。大帝首長,你當時是怎麼想的。”牛部長可是知道眼前的小首長就是幾十年前蹉跎風雲的牛人。神人的世界牛部長到現在也搞的一星半解,要不是修真,還真的不知道神人的能耐,小首長竟然回到幾十年前搞事去了,還搞出了那麼大的動靜,不說北邊清朝割讓給俄羅斯的土地回來了,蒙古,海參崴,回來了,還連本帶利的順便把西部利亞也整回來,把當時強大如斯的蘇聯一大半國土巴拉回來。
“也許是當時國內外的政治環境不允許我以龍國的名義去收復這些領土吧。新龍國是一個脆弱新的國家,經不起折騰。不過利用大漢帝國的名義那可以保全了龍國。不說這個了。反正大漢也好,龍國也好都是龍的傳人,親如一家!”
“首長說的是。呵呵,咱們就要搶回失去的領土,也讓咱們龍國威風一把,印度阿三現在老是在邊界搞事,他們搞事的地方本來就是我們原來的國土。叔可以忍嬸不可以忍,首長咱們幹一票大的吧,教訓下印度阿三。”牛部長滿眼都是期待。
“的了吧,老牛,你的小心思。就不要跟首長踢了,列印度阿三那是首長考慮的事情,那不是你我能考慮,要不要讓首長把你拎會禁區守倉庫去。首長我的這個建議怎麼樣!”副大隊長看著牛部長那憋紅的臉就想笑。牛部長一心想打仗,作為一個幹後勤半輩子的人,沒打過仗那是很遺憾的額,現在逮到機會,就算是把他的官職全擼了,讓他當一個小兵也是願意,只要不趕他會禁區,啥都行。在禁區,那是以軍功章論英雄的地方,別看牛部長是大校軍銜,可是胸前沒料。說話不響,腰板不直,走路也不帶風。要是對於女人的話,就算長得醜,但是胸前波濤洶湧,有猛料的話,也是吸引人的關注的,也是能讓人撞電線杆的。但是作為一位軍人,要是胸前沒有一點猛料。(軍功章)。跟那些唱歌跳舞文藝兵有什麼區別,跟那些玩體操,玩體育的軍人有什麼區別,跟那些軍醫沒兩樣,牛部長是大校,人家一個大軍醫醫院也是大校,甚至是少將。總政歌舞團總參歌舞團,等等很多歌舞團,人家團長也是少將軍銜。可是這些能夠跟野戰部隊的少將相比嗎?牛部長這個大校說白了就是軍需官。特別是在利劍這種一線的特戰隊裡面更是以戰功英雄和狗熊。作為利劍的兵,首先是戰鬥的兵,其次才分配到各個部門。別小看汽車兵,那也是正兒八經的經過3年學員培訓的。也是被授予正式稱號的兵。就算是炊事班裡面也是如此。全都是多能手,拿起槍就是戰士,掄起大勺就是師傅。
牛部長之所以這麼糾結,那就是整個後勤部,就除了他一個是萬年臭鹹魚永遠翻身不了。還別說整個後勤就屬於他穩坐泰山。沒有調動,也沒有輪換。利劍基地有一個規定那就是全員都是戰鬥兵,但是很多後勤的工作需要幹,這好辦,就是輪換制度。也就是說,三年的學員,當過炊事班裡面切過菜,蒸過包子,掄過大勺。飼養班養過豬,車隊開過軍卡,物資倉庫當過倉庫保管員。。。。。。
利劍不可能專門養一大幫專職的後勤人員。這就是輪換制度。說白了就相當於公家單位的臨時工,那些志願者。
牛部長幹了部長20幾年,就屬他沒被輪換掉。整個基地沒被輪換的就30個人而已,也就是說這些高階幹部,不用下基層。保衛老人居的龍分隊這個必須時刻待在老首長身邊,還有就是參謀部,這些作戰參謀,以及技術兵是不可能下基層去幹體力活的。整個基地的靈魂就是參謀部。
所有說,後勤部除了十幾位專職的技術兵外,基本都是輪換來的兵。就連那些技術兵都胸前有料,牛部長胸前就兩枚三等功,那還是參加抗震救災,抗洪搶險,授予的安慰獎。
這能不讓牛部長氣結嗎,還虧是築基期的高手,根本就是跟他這個高手不匹配呀。窩囊呀,要是能搞到一枚一等功,下次去京都辦事的時候就佩戴上去,嘿嘿還別說,腰也直了,腳也不痛了,嗓子也不啞了。倍有面子,特有關注度。
“行,我看行,必須行!”項明發話了。
“首長你不會真的會和印度阿三搞事情吧。”牛部長有點興奮。
“那是必須的,看看這些年來印度在我們邊境線上搞了多少手腳,搞了多少事情。就知道了。是1914年西姆拉會議後個階段由英方代表威廉·亨利·麥克馬洪(Sir Henry McMahon)命名的,其依據英國探險家為英屬印度測量時劃的一條位於英屬印度和中國的邊界,表示單方面的侵佔慾望。英國政府遲遲未敢公佈,1936年非法的麥線才開始出現在英屬印度地圖上,直到1954年一直註明是“未標定界”。
1、藏南地區段:1913年提出的,侵佔9萬平方公里的藏南(包括門隅、珞隅和察隅)。噶廈地方政府和歷屆中國中央政府都沒承認過。
2、緬甸段(後來大體重疊於1941年線):主要涉及江心坡、野人山地區。歷代政府沒承認1914年麥線緬甸段。大體重疊於1941年交換線:1941年民國政府用換文形式被迫同意英國提出的中緬界線,是抗日戰爭中期中國危險高峰期被迫換取英國支援(不阻擾)抗日的產物(英國發出封閉中國戰時生命線滇緬公路的卑鄙威脅),1960年《中緬邊界協定》承認民國政府的該劃界。
3、不能混淆麥線緬甸段與1941年線的性質差別:一個是搶,一個是換利益。
4、印度的歪理:印度混同麥線緬甸段與中緬界1941年線,欲參照藏南段。
二、新發現:麥克馬洪線是1935年起偽造的:1914年西姆拉會議上,根本不存在什麼“麥克馬洪線”。 [1] 麥線的降生是1936年首次公開提及此詞,由一批英國和英屬印度政府官員採用編造歷史、銷燬證據、出版偽書等不光彩手段偽造出來的,1938年偽裝成舊書,孰料仍有兩冊真書劫後餘生,真相昭然。 [1] 中印邊界問題,指中國與印度的邊界問題,主要包括東段、錫金段、中段和西段。中國與印度兩國邊界全長約2000公里,分西、中、東3段。西段約600公里,中段約450公里,東段約650公里。1962年兩國因邊界爭端爆發了一場邊界戰爭。幾十年來,雖然中印政府一直在尋找公平、合理解決邊界爭端的方式方法,但至今未能取得突破性進展。
中印邊界問題特別代表會晤是為推動中印邊界問題解決而專門成立的高階別會談機制,自2003年成立以來已先後舉行過十七輪。正是在這一會談機制的作用下,中印雙方於2005年達成了“解決中印邊界問題政治指導原則”,邁出瞭解決邊界問題的第一步。”項明就像教科書一樣把知道的說出來,給在座的20幾人生動的上了一節歷史課,有小蘭在,啥資料搞不到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