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在後世南方廣泛種植,棉紡織業十分發達,甚至創造了衣被天下的美譽,現在的棉花只是在西北生根發芽,就連燕都和其他北方地區種得都不是很多,還沒有發揮出它的真正作用來。
“我說的自然是真的,不過種的時候還需要摸索,南郡氣候不同於北方各郡,氣候、季節這些都得考慮。”林書閣道。
“小事小事,等開春了我與陛下說明情況,讓他頒發詔令,只要能種好的賞千金,效果自然立竿見影。”尹宏安激動地滿臉通紅,絲毫不在意自己說的話有多嚇人。
林書閣要不是知道他與永元帝有師生之誼,恐怕都要被嚇到,據說這位大人素愛農事,在永元帝登基之後,自請調任這邊,只為了研究各種農作物的收成。
林書閣摸著下巴想了一會,狀似不經意道:“我聽說有一種穀物叫作玉米,産量極好,可在南北各地生長,而且極其耐旱,比粟、麥好種。可惜,此物在一個叫做美洲的地方,距離大燕甚遠,需要有大船才能到達。”
尹宏安又驚又喜,差點要拉著林書閣搖晃了,一遍遍道:“真有此物?此物長什麼樣?需要多大的船能到那地方?”
“很遠,海中波濤洶湧,一不小心就會有生命危險,因而必須要有大船。”林書閣提醒道。
“林大夫,你……”尹宏安想著林書閣在西北引進的糧種,造出來的火藥以及剛剛說的玉米,看向他的眼神越來越欽佩,“你究竟是何人?”
林書閣噗嗤笑了一聲,“大人這是什麼話,我出生西北,又多與西域小國打交道,這些都是聽那些商販說的,我還認識一名西域商販,棉花、土豆和辣椒種子都是他幫我找的,不過玉米之事,我也是聽說而已,當不得真。”
尹宏安卻不管他說的,美滋滋想著引進糧種後萬民富足的場景,又問道:“玉米長得何種模樣?”
“等我今日回去將它畫出來……”
“不用,阿裕,拿紙筆過來。”尹宏安大喊一聲,片刻後便見上次那名小吏顛顛跑了過來。
“拿來了,大人。”
尹宏安將紙筆戳給林書閣,一老一小眼巴巴看著他,林書閣無奈,只能將玉米的形象給二人當場畫出來。
尹宏安像捧著禦賜之物一般,對小吏道:“阿煜,快讓人抄錄幾份。”
林書閣看著二人小心翼翼的模樣,哭笑不得,和尹宏安一起看了看暖棚裡各色作物的生長情況,便聽有人稟報謝諶來了。
應該是來接自己回家的。
林書閣立刻丟下手上的辣椒種子,拍了拍袍子上的土,對尹宏安道:“尹大人,今日便先這樣,有事讓人過來找我即可。”
“知道了,知道了,他是你什麼人啊,你一聽就跟魂丟了一樣。”老頭一邊說著一邊跟著林書閣往外看。
“二郎,你是謝家二郎?”尹宏安看到謝諶,神色驚訝,雙眼含淚道。
“大人認錯了吧?這是衛校尉。”林書閣肅著臉大聲道。
尹宏安目光來回在二人之間巡視,隨即想到今日發生的事,他雖然每日醉心農事,但最近的風言風語自然也是聽說了的,知道眼前二人不想承認,長嘆道:“既然如此,便當我老眼昏花了吧,你們走吧。阿煜,幫我送送他們。”
“謝……走吧,我送你們出去。”那名叫阿煜的小吏也收回了震驚的表情,溫聲說道,但眼睛就沒離開過謝諶。
謝諶同樣也看著眼前的少年,只覺得分外眼熟,但一時半會想不起來是誰,只當是從前有過一面之緣的人。
林書閣料想這二位應當還未見過謝諶,不想今日竟然是故人相見,不過看尹大人神情,從前與謝家應當十分親近。
林書閣坐在馬車上,看著對面叫作阿煜的少年,不知為何他偏要跟著他和謝諶,說是要上門拜訪,林書閣滿腦袋問號,但此刻又不能直接問外面的謝諶。
突然,馬車停了下來,林書閣道:“仲宣,怎麼了?”
沒想到久久不見謝諶的聲音,林書閣心中奇怪,掀開簾子探身出去,剛準備與謝諶說話,卻見一名看著老態龍鐘卻衣著華貴的老人由一名中年男子攙扶著,眼中噙著淚水,一瞬不瞬地看著謝諶,謝諶神色莫名,眼中悲傷,氣憤等情緒一閃而過,幾息之後立馬恢複到冷漠的表情。
“二郎,你長大了,不認得外大父了嗎?”老人神情悽愴道。
林書閣猛然看向謝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