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不愧是地大物博啊,隨便一紙召令,就能聚集起來數十萬大軍,不好對付啊。”說話的,是上將軍曹琴。
孫祥道:“是啊,他們地盤多大啊,咱們西涼,如何能比的。”
“看你們一個個的,這是做什麼?還沒開打就氣餒了?”
李恆怒其不爭的說道:“兵不在多而在精,將不在勇而在謀,咱們士兵是不多,但為何能殲滅敵人四萬鐵騎?逼迫得唐軍退出白虎關?敵人士兵雖說有三十四萬,但其中大半以上都是新兵,連戰場都沒有上過,何懼之有?”
“你們啊,真該好好反思反思,當了一輩子將,連這麼粗淺的道理都想不來?”
說著,李恆坐下。
曹琴和孫祥相互對視了眼,同時拱手道:“是,我等知錯。”
“知錯就好。”
李恆道:“咱們兵馬不多,就不能跟敵人硬抗,只要找準他們的薄弱之處,就能將他們一擊斃命。打仗不是拼的兵力,而是腦子!”
說完這話,李恆皺起眉頭,看著地圖。
過了會,孫祥問道:“國相大人,那...什麼才是敵人的軟肋呢?”
“所謂行軍打仗,最重要的是什麼?”
“兵馬、糧草啊。”
“那就是了,他們的軟肋,也許就是糧草!”
李恆站起身,笑著道:“有兵馬,算不得什麼,要能養得起,才是真正的實力。”
“唐軍的江南被我們攻克了,他們連糧倉都沒了,哪裡還養得起多少兵?他們還得估計北漠旱災,還得養各地的駐軍,江南也爆發了戰事...。”
噼裡啪啦說了一大堆,李恆最後道:“只要咱們能堅持兩個月,敵軍糧草必定枯竭!”
“兩個月啊,這個...。”
李恆沉思了一會,走到地圖前,說道:“我七萬大軍,當留下一萬駐守朱雀城,其餘的,都必須出動,前往與唐軍作戰。”
“曹琴、孫祥,這六萬人,咱們各領兵兩萬,前往白虎關之後紮下三座大營,能否擋得住唐軍,就看你們的本事了。”
“我預計,敵人再有一個月就會前來,我們只有一個月的時間佈防,明日就出發吧。”
“諾。”兩人站起身應道。
對於能否擊敗唐軍,能否守得住營寨,兩人沒有把握,但李恆既如此安排,他們自不敢拒絕。
能不能拖延數月,就得看天意了...
第二天一早,李恆、曹琴、孫祥,帶著六萬大軍出發,將朱雀城交給了四五個校尉駐守。
六萬大軍皆是步兵,到了白虎關以西后,在一片曠野紮下三座營盤,佈置守衛事宜。
這片曠野,是橫檔在唐軍必經之路上的,唐軍想要過去,就必須得破掉這三座大營,換句話說,程咬金若無法擊敗李恆,那就取不得西涼。
三座大營呈品字形佈防,相互間牽制,隔著五里。
這種佈防,若是其中一座大營被攻打,其他兩座都能援救,仔細想來,還是十分的穩妥,極有章法。
由此也可見,李恆在行軍打仗,佈陣方面,是很有天賦的。
但面對幾十萬的唐軍,能否守得住陣地,李恆卻是不知道,他現在想的,就是盡一切力量,拖延時間,時間拖的越久,對他就越有利。
喜歡唐朝小侯爺請大家收藏:()唐朝小侯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