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然哈哈笑道:“侯爺說得好,竟為了些許小事,而耽誤國家大事,實在該治罪。”
李恆斌看出來了,羅毅也不知收了胡然多少好處,竟存心包庇胡然,故意為難與他,說什麼國家大事,不過是羅毅捏造出來的。如果真有什麼大事,真有那麼緊急,羅毅來這些日子,也不會這樣散閒了。
不過,也正如羅毅說的,如果真耽誤了籌糧,羅毅還真能告他給辦事不力之罪。
李恆斌不敢怠慢,趕緊道:“好,下官遵命,下官一定協助侯爺,籌集軍糧。”
羅毅問道:“那你還審皓月酒樓的案子嗎?我看不如就交給胡大人吧,他也是江南的首腦官員,還是節度使,出面審理這種小案件,搓搓有餘。”
“不不不,侯爺,下官剛才說了,這案子跟胡大人有莫大的關聯,他不能審理。我會從我手下挑選一人,代我審理此案。”
“只怕不妥吧?”
“侯爺的意思是...?”
羅毅道:“有節度使大人在,你卻要委任一小廝審理,哪有這道理?你把節度使置於何地?”
胡然笑著說道:“其實這案子,是屬於小案子,我跟李恆斌大人,一個是節度使,一個是大都督長史,我們審理都有點小題大作,本官推舉一人,一定最適合審理此案。”
羅毅道:“說吧,是誰?”
胡然道:“郭福陽,他是武陽縣令,正該審理這些案件!”
“說的不錯。”
羅毅問道:“李大人,你覺得如何?”
武陽縣令,跟胡然本就是一丘之貉,是穿一條褲子的人,讓郭福陽審,不就是讓胡然審嗎,這一點,李恆斌心裡很清楚,但他又不能拒絕,因為胡然說的沒錯,這案子正該郭福陽審。
嘆了口氣,李恆斌最終點頭道:“好吧,案子就讓郭福陽縣令審理。”
羅毅笑道:“這就對了,案子的事你就不要再操心,好好籌集軍糧吧,等籌集好了軍糧,本侯爺一定在皇上面前為你請功。”
“謝侯爺。”
縣衙一行,可謂是收穫頗豐,解決了胡然的事,將三十萬兩白銀收入囊中,又將李恆斌支出去收糧食,對朝廷來說,也是一件好事,畢竟糧食多多益善嘛。
將郭福陽叫了來,並將案件移交給對方,李恆斌無奈的出了府衙。
留下胡然跟郭福陽,三人相視一笑。
胡然感謝道:“這都是侯爺之功啊,下官謝過侯爺了。”
羅毅道:“不用謝我,謝你的銀子吧。”
“接下來的事你都會做了吧,記得把銀子運送到醉仙居。”
羅毅站起身道:“行了,我也要走了,還有好多事沒處理呢。”
“下官送侯爺。”
“不用。”
.............
李恆斌回去後,真正發起了愁,羅毅還真給他出了個難題,當天晚上,他將武陽城的好多糧商都找了來,揚言收購糧食,可糧商們根本就拿不出來,別說二十萬擔了,就算兩萬但,也要數月才能籌集齊。
羅毅說了,半月內必須籌集二十萬擔,這可真是要了老命了。
“怎麼辦?二十萬擔,讓我上哪去找?”
此時此刻,李恆斌已經將皓月酒樓的事放到一邊了,再也沒有心思去過問,跟籌集軍糧比起來,那都是小事中的小事,不值一提。
李恆斌手下,有一行令官,名叫孫巖,專門負責協助李恆斌,此時他說道:“大人,小的聽說,羅毅到江南後,就聯絡了那些糧商,已經購得糧食,不知是真是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