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梅是孤兒,《宏運大道》已經盡人皆知。因為只要參加比賽,就得填寫報名表。裡面有出生年月日、籍貫、家庭成員、參演人數及關係,這些臘梅都不能胡謅。
臘梅只好實話實說,說自己是個孤兒,不知道出生年月,也不知道是哪村兒的,現在被一個收廢品的爺爺收養。
“收養你的爺爺呢,怎麼沒跟你來?”主持人老開問。
臘梅:“前些日子他出了車禍。胳膊上的骨頭被撞斷了,現在還用繃帶挎著,出不了門。”
老開:“你把他的電話號碼告訴我,我電話聯絡他。”
臘梅:“他沒文化,說話也吞吞吐吐,說不清楚。”
老開:“合著你就一個人獨來獨往?”
臘梅點點頭,小嘴兒一撅,“啪嚓”“啪嚓”掉起眼淚兒來。
老開心疼了。
也難怪,十來歲還是個孩子,有的還在母親的懷抱裡撒嬌。臘梅是孤兒,但也是正常的孩子,不想家才怪呢!
老開破例給臘梅放了三天假:“走一天,來一天,在家玩兒一天,散散心趕緊回來。大好的機會,別因為想家耽誤了!”老開和藹地說。
臘梅如遇大赦,趕緊去乘公交車往火車站趕。好在她有心機,記住了來往車次和轉乘站點兒。
下了汽車坐火車,因為都是在空間通道里進行,不排隊,不買票,也沒人盤問。順利的就像在無人之地。
只用了一天時間,就回到了生她養她的烏由縣王店村。
然而,家裡卻出了大事,而且還不是一樁。
臘梅七、八天沒在村裡撒玉米,人們斷了糧食的來源,又過上了捱餓的日子,餓死人的事件時有發生。
人們為了得到白頭髮老奶奶的給予,各家都設了白頭髮老奶奶的牌位,每天燒香磕頭。然而,一點兒事兒也不管。
有的人就向十一隊的人請教,十一隊的人告訴他們:“白頭髮老奶奶出門兒了,連臘梅也帶了去。”
“白頭髮老奶奶什麼時候回來?”
“說不準.只要臘梅回來了,她也就來了。”
於是,人們盼臘梅又盼的眼藍。
十一隊臘梅給的多,倒沒受多大影響。食堂依然做掛住腕的黏粥,蒸摻了玉米麵兒的澱粉窩頭。
村裡的人們聽說了,一窩蜂堆到十一隊倉庫門外,強烈要求隊長王貴蘭開倉救濟。並振振有詞地說:
“你們的糧食也是白頭髮老奶奶給的。現在白頭髮老奶奶出了遠門兒,給不了大夥兒了,既然給你們的多,就拿出一部分來分給大家。白頭髮老奶奶愛護每一個人,她知道了也會贊同。”
大饑荒之年,糧食就是命。而且關係到十一隊一百三十多號人。臘梅和白頭髮老奶奶什麼時候回來還不知道,王貴蘭也不敢開倉放糧。
村裡的人們已經餓紅了眼,堆在倉庫門前憤怒地說:“你要不給,我們就砸開門搶!把糧食全弄了走,一粒兒糧食也不給你們留!”
王貴蘭深知飢餓的人們什麼事也辦的出來,便與保管鄭金棟商量:分一半給村裡人,自己隊上改吃稀粥,吃全澱粉窩頭。這才平息了這場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