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大景:“你這樣說我願意聽。敬奉神家就得心誠!人們都給神家燒過香磕過頭,為什麼有的求來了好運,有的求不來?關鍵就在心誠與否了。
“我聽說,王店村有人給白頭髮老奶奶燒香磕頭要燻雞,起身兒一看,那燻雞已經在鍋臺上了,你說靈驗不靈驗!”
中年婦女:“真羨慕人家王店村,要是咱這裡也有個白頭髮老奶奶神家多好哇,咱也沾沾神氣兒。”
“在咱這裡也能沾上嘍。”龐大景一副認真的樣子:“不瞞你說,這大馬牙玉米就是白頭髮老奶奶給的,是神糧,有神氣兒。
“我聽你說發愁鐵蛋兒物件的家人來相看房子,沒東西招待人家,我就想到了這大馬牙神糧,給你二升,想讓你也沾沾神氣兒。結果還真挺靈驗!”
中年婦女恍然大悟地張大了嘴巴:“原來是這樣啊!我說呢,白粥可是上不了檯面兒的飯食,女方愣是同意了。原來有神家相助啊!
“他駒嬸子,白頭髮老奶奶的牌位在哪裡,我想親自給白頭髮老奶奶磕個頭,謝謝白頭髮老奶奶的相助之恩。”
“可以。可隊上咱倆最好,我看你的心意也很虔誠,你跟我來。”龐大景說著,領著中年婦女出了屋門。
臘梅也跟隨著她們來到小東耳屋裡。
小東耳屋裡果然擺放著一張桌子,桌子上放著一個“白頭髮老奶奶之神位”的木牌。
木牌前有一個香爐,裡面落滿了香灰兒,看來經常在裡面燒香。
“我見臘梅在王店村的牌位是擺放在東耳屋的這個位置,也按照樣子擺在這裡,為的是白頭髮老奶奶容易找到。”龐大景興高采烈地介紹。
中年婦女見香爐旁邊有散香,說道:“我借香獻佛,也給白頭髮老奶奶燒燒香,磕個頭吧?”
見龐大景點頭,中年婦女拿起三炷香,點燃了插在香爐裡,然後跪下,實實在在地磕了三個響頭。
出門以後,中年婦女邊走邊說:“他駒嬸子,我要是也請個白頭髮老奶奶的牌位在家裡,每天供奉,你說行嗎?”
龐大景:“我覺得行,最起碼這次靈驗了。白頭髮老奶奶雖然是王店村十一隊的神家,咱供奉了,要著東西心裡也踏實不是!”
中年婦女:“可我王店村沒有親戚,怎麼個要法兒?”
龐大景不知哪根神經搭錯了位,也許是為了顯擺自己的外甥女兒,抑或真的認為白頭髮老奶奶能知道,拍著自己的胸脯說:“你要供奉了,我就說給臘梅,也給你要一份兒。”
中年婦女激動的眼裡轉淚花兒:“要是這樣可就好了!他駒嬸子,家裡眼看揭不開鍋了,我真擔心媳婦進了門也留不住!真要能再接濟我個兒的話,我這一輩子吃齋感念白頭髮老奶奶!”
空間裡的臘梅感慨萬千:
想不到自己虛構了一個白頭髮老奶奶,惹得眾多的人衝著牌位燒香磕頭。
這其中也包括自己的母親。
尤其這龐大景,僅僅為了一口袋玉米,就設起牌位了;中年婦女為了兩升玉米,也燒香磕頭,其虔誠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