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苜蓿熟了,攪上兩把玉米糝兒,就是一鍋麵糊菜。早晨起來一頓吃完。
就是村裡發現丟了苜蓿,查詢了來,已經是鍋淨盆光,不見一片苜蓿葉,懷疑自是被排除。
如此偷了兩回,王大肚吃出甜頭,便每晚都去偷。黑夜去黑夜回,早上一頓吃完,神仙也發現不了他的秘密。
這天早晨,吃著吃著發現菜裡有肉。到鍋裡用筷子攪了攪,挑出好幾段兒。有尾巴也有腦袋——原來是條大長蟲。
昨夜裡當苜蓿捰了來,擇菜時沒看到,當苜蓿洗了、切了,與苜蓿一塊兒煮熟了。
他老婆子一看,差點兒嘔吐出來。
長蟲在這一帶是瘮人物,人們見了都躲著走。更沒有吃長蟲的。
王大肚也撂了筷子。
架不住“咕咕”叫的肚子,一鍋有營養的麵糊菜就這樣扔了嗎?王大肚覺得可惜,思量了思量,端起碗吃起來。
吃到最後,連一段一段的長蟲也吃進肚裡去了。還覺得意猶未盡。
這一偶然吃長蟲不要緊,王大肚吃出膽量來了,竟然在野外捕捉起長蟲來。
捉了就回來頓頓吃。有時捉不到長蟲,逮什麼捉什麼。青蛙、老鼠、刺蝟,沒有他不吃的。
還別說,這些小生物愣救了他的命,雖然還是吃不飽,倒也沒被餓趴下。
…………………………………………
十一隊的社員們有了鐵鍋,家家開小灶的事,很快在村裡傳開了。也傳進村支書王慶波的耳朵裡。
聯想到去年十一隊的大小三、四口鐵鍋一夜之間沒了、社員王廷爍家的大榆木樑和柏木壽木在雨天被人抬走,怎麼調查也調查不出跟梢來,這兩件事鬧的他很沒面子。
人們還傳聞十一隊有個白頭髮老奶奶罩著,囤裡的糧食自個兒往上長。同樣是欠收,莊稼都爛在了地裡,吃了一冬後,別的隊都斷炊了,唯獨十一隊還有糧食。
十二個生產小隊每隊拿走一百斤玉米就是證明。大隊也跟著撈了一百斤小麥,開小灶吃了一春天。
十一隊的蹊蹺事太多了,哪一個也都是無頭案,誰插手誰坐蠟。
這一回,村支書沒有貿然行動,而是讓民兵連長張光臺,先到十一隊去調查,摸清情況。
堡壘先從內部破,只要本隊的社員承認了這事,事情才能好辦!
張光臺找了十一隊的民兵排長吳金報。
吳金報家裡也收到了鐵鍋,他母親迷信,也在家裡安了白頭髮老奶奶的牌位,每天燒香磕頭。
吳金報面對頂頭上司,還是如實說了。
“你怎麼不上報?”張光臺責怪道:“你是民兵排長,是藉機諧音,以下同)鬥爭的主力,發生了這麼不明不白的事,自己搞不清楚,為什麼不向上級彙報?”
“這……”吳金報在嗓子眼裡咕嚕一會兒,方才想到詞兒:“我原想彙報來著,後來一想,這事兒不大,沒什麼大不了的。
“大食堂斷炊了,人都快餓死了,有口鍋解決大家的吃飯問題,也算給社員們一條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