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梅:“他們四個人一隻,你們七個人一隻,怎麼能這樣分呢?”
王曉華把嘴一撅,不高興地說:“我也不願意,我爹非要這樣送。我有什麼法子。我爹就是這樣,分開吃了,還老是緊著老人。
“臘梅,你再別給東西了,給了還不夠治氣的哩。你看今天我小叔的吃相,簡直就是在搶。”
臘梅沒再言語。父親的孝心可嘉,但現在東西太少,自己折騰點兒來也真不容易。
讓爺爺奶奶吃可以,像小叔這樣搶,惹得父母一家人不高興,就得不償失了,也辜負了前世王貴勇、王曉葉的一片孝心。
看來,只要在一個院兒裡住,給父母親食物就永遠吃不消停,鬧不好還會惹氣生。
可修房蓋屋是大事,她做不來。唯一的辦法,就是給他們分的清楚一些,儘量別出現搶吃的現象。
有了這個想法,她把兩條鯉魚做成了瓦塊魚。
瓦塊魚是把魚身切成幾段,大塊大塊的魚肉,桌上的人一人夾一塊公平合理,還可以讓人一塊吃到過癮。
這道菜其實沒什麼複雜的工藝,臘梅前世裡沒少做,各道工序現在還能回憶起來。
關鍵是佐料。
油不用發愁,前世王曉葉給的有,麵粉可以代替水澱粉。至於蔥姜大蒜幹尖椒青紅椒豆瓣醬醋食鹽雞精白糖什麼的,就只能在前世超市裡買了。
想想以後還會有做飯的機會,每樣都買了一些。好在空間通道有保鮮作用,短時間內不會爛掉。
佐料預備全後,開始動手做:
先把兩條各有兩斤多的鯉魚各切成六大塊兒,魚頭從中間劈開。
臘梅這樣切是有目的的:
為了融進這個家庭,與家人打成一塊堆,這頓飯她打算在家裡吃。即便奶奶王張氏不願意,有魚肉有大餅堵著她的嘴,相信她也說不出什麼來。
再就是她熬渴了一冬天,也確實有些饞。
兩條魚切十二大塊兒,北屋四個人,父母親這邊算上她八個人,正好一人一大塊兒。
這樣,少分給北屋一些也有理由:本來就是一人一塊兒嘛,多了這邊就分不著了。
要是做成兩條整個兒的,父親一準又要給北屋裡送一條去。
這樣雖然沒有整條魚好看,卻好吃,浸得進味兒去,也分的開。
魚切好後,鍋內倒入適量的油,大火燒至油溫八成熱時,轉中火,將魚一塊塊的下入鍋內煎制,一面煎成焦黃色後,小心的翻面,再煎另一面,將兩面都煎成金黃色。
魚塊夾出以後,用煎鍋內剩下的油燒熱,下入生薑大蒜,幹尖椒,青紅椒,炒香。
然後加入一大勺豆瓣醬,一大勺醋,兩勺鹽,和勻。
將煎鍋中的作料倒入炒鍋內的魚身上面,加入適量的水,晃一下鍋,蓋上鍋蓋用中火悶煮約十分鐘。
在水份差不多收干時,加入雞精,一小勺糖,適量麵粉代替的水澱粉勾芡,一鍋瓦塊魚就算做好了。
最後撒上蔥花兒,自己品嚐了一下,嘿!色香味俱全,一點兒也不亞於前世在世時的手藝。
喜歡重生之折騰年代巧折騰請大家收藏:()重生之折騰年代巧折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