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就在李絳薇檢視書庫中的典籍尋找靈界的線索時,來自福陽的使者終於到達京城。
清晨上朝時,福陽使者穿著一套帶著濃厚福陽特色繡樣的服飾,佩戴著骨制首飾走入朝堂之上。朝中絕大多數人還是第一次看見如此富有福陽特色的服裝,暗暗感嘆。
神州九郡中,福陽郡最為特別。
福陽郡內的大小官員不受中央指派,與其他八郡相比,程高度自治。這一切還要追溯到前朝,福陽剛納入神州版圖時。
福陽公主入京和親,當時的皇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福陽打下。沒過三年,那位身處後宮的福陽公主帶著她的未成年的兒子回到福陽。那位皇子也被封為福陽王。
直到梁朝覆滅,實質治理福陽郡的依舊是福陽王。
後來恭聖祖收回河山,福陽先一步派遣使者承認恭聖祖的皇位。後來恭聖祖次子與福陽王之女聯姻,繼續延續前朝的制度。
對於京城的許多人來說,福陽是個充滿神秘的地方。無論是服飾,還是習俗,都與京城相距甚遠。
“福陽郡守願意開壇為百姓祈福,朕深感欣慰。”
皇座上,一位身穿明黃五爪金龍朝服的中年男子笑著說道:“福陽對神州的忠心,朕明瞭了。”
福陽使者朝皇座上的男子行禮,道:“神州安定,是萬民所願,是皇上所願,福陽定當竭盡全力。不僅開壇祈福,福陽人民甚至籌備善款準備支援下江一帶。過冬的衣物以及糧食,已經航行在海上。不日將會到達新州郡內!”
“好!”皇上龍心大悅,笑的合不攏嘴。
吳雙輝此時站了出來,對皇上道:“臣建議秦王去福陽觀禮。福陽開壇祈福,是為皇上分擔。皇上遣皇嗣觀禮,以示皇上對此事的重視,亦是對上蒼的尊重。”
“老四嗎?”皇上面露遲疑之色。
太常寺卿易興慶駁斥道:“福陽祭祀沒有皇族觀禮的傳統。從京城到福陽路途遙遠,若是這一路上遭遇什麼意外,吳大人可擔得起這個責任?”
“易大人的意思是,皇上不必派遣使者?”
“吳大人可不要曲解。”
“既然易大人不同意秦王前去,看來是有其他人選?”
易興慶手持笏板向前一邁,對著皇上鞠躬行禮後道:“臣聽聞秦王殿下已不在京中。派遣一位不在京中的皇子去福陽,不妥。”說罷,易興慶瞥了一眼吳雙輝後,又道:“秦王殿下的歸期未明,總不能讓福陽的使者一直等著秦王殿下不啟程吧。若要非要派遣皇嗣,臣以為還是五皇子最為妥當。”
“我倒是想知道易大人是從何處聽來的傳聞。”褚詠青笑道:“阿羿從未離京。”
“父皇!”褚詠青對著皇上說道:“阿羿被封為親王,在品階上更高一些,也能體現出父皇對下江民眾安慰的重視,有利於穩定民心。吳大人的建議,兒臣認為是極好的。”
“你竟覺得不錯?”皇上頗為詫異的問道:“你與阿羿的關係向來親厚,你就不怕他跟易興慶說的一樣,在路上遇見什麼意外?”
“阿羿前去觀禮,自有神明暗中保佑。何況有父皇的龍威,哪有那麼容易出事?莫不是父皇偏心,不捨得阿羿吃苦?”
皇上哈哈大笑,“你說得對,朕的確偏心不捨得這孩子吃苦。不過你說的對,這是好事,就讓阿羿去吧。”
喜歡承微妙筆請大家收藏:()承微妙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