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勝趕緊閉嘴。
一會真有人過來理論,引起喧譁會吵到前院正堂裡的月紅妹子。
這幾日青雲巷往來的人多,柳宅關上了大門,大家進出都是走的側門。
“這也沒啥好看的,您幾位老人家可要到門房裡坐坐,我給你們泡杯茶喝?”
常勝邀請老太太、老管家、易老爺子。
“的確沒啥好看的,都是些年輕學子,咱們幾個也別擱這看了,到門房裡坐坐。”
老太太說著打頭走進門房。
老管家和易老爺子相視一笑,也跟著走了進去。
門房裡,常勝手腳麻利地泡好了茶,一一遞給三人。
“常護院,你這泡茶的手藝可不咋樣啊。”
易老爺子打趣道。
常勝撓撓頭,不好意思地說。
“我就一護院,能泡出茶來就不錯了,易老爺子您就將就著喝。”
易老爺子喝了一口茶,緩緩說道。
“這些學子們十年寒窗苦讀,能去參加科舉考試也是不易,他們不過是想來討個好兆頭,咱們就別笑話他們了。”
說著話鋒一轉。
“不過常護院說得也沒錯,這些書生學子滿腹經綸,卻手無縛雞之力。
先不說能不能挺過九天兩夜的鄉試考場,就這赴考路途也是諸多風險。
老夫去年和孫兒一道從京城返鄉,要不是老太太你家兩個姑娘出手搭救,能不能平安歸來還是兩說。”
老太太就愛聽別人說她家姑娘們的好。
易老爺子說的那些趕考的事與她家何干,她家又沒有讀書人。
而且老太太也沒有長遠的目光,她笑呵呵的說。
“易老爺子也看到了咱們家暗香習武的好處了吧?
要婆子我說,這讀書還沒習武管用,前些天咱們鋪子有人故意鬧事。
我那幾個兒孫攔都攔不住,還是暗香出手治住了那些人,老管家,你當時也瞧見了吧?”
老管家自然站在老太太這邊啊!
他對考取功名可沒什麼好印象,沒準爬得越高摔的越狠....
老管家端著茶盞,看向視窗外,皺著眉頭道。
“老朽在這青雲巷住了那麼多年,年年都會有學子們來此行大運。
不過一般都是在二月二龍抬頭那日開始。
那時天氣會暖和一些,出來行走的學子們不容易感染風寒。
像今年這不到正月十五就來行大運的倒是少見。”
這話老太太答不上嘴,她住進柳宅這還是頭一年,哪知曉往年的情況。
易老爺子沉浮多年,終得晚年歸鄉,同樣不知道這些細節之處。
他捋著花白的鬍鬚,斟酌著道。
“這些學子們來此行大運本就是因為這條巷子名叫青雲巷,求的是平步青雲,前程似錦。
東城又是讀書人居多,大家人云亦云,以訛傳訛,誰都不甘落後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