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一是個暖陽日。
習慣使然,老管家的廚房裡仍燃著炭火。
此時坐在火盆邊的共有四人,老管家、曹氏、月紅、暗香。
月紅和暗香真沒想到老管家和她們的三嬸竟然是舊識。
事情超乎尋常時,那必須得在一旁聽一聽啊!
月紅和暗香賴著不走,一路跟老管家和三嬸進了烤火的廚房。
曹氏被老管家一語道破身份後,也不用在月紅的暗香面前藏著掖著了。
她坐在炭盆旁邊,炭火給她手腳帶來不少溫暖,讓她蒼白的臉上有了一絲暖色。
“寧伯,一別二十年,依依過故轍,這處老宅在我們闔家離開的時候,父親就已經相贈於您。”
曹氏說著喘息片刻,接著又道。
“當年父親決定贈宅,是因為寧伯您護佑了我們一家子的安危,若不是您多次以命相救,父親他早就不在人世了。
這宅子本就是留給您在此安享晚年,未曾想您會一直等著我們歸來。”
老管家默默嘆息。
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人享福也要有度。
他多次搭救過溫家老爺性命不假,可溫家人也厚待了他大半生。
曹氏先從重點入手,表明這裡早已不再是她的家,她才沒回來。
既贈於人,豈可收回之?
接著她又緩緩的述說起陳年往事。
這些往事深藏於心底,本不想對任何人提起。
但面對一個等了他們近二十年的老人家,不細說原由,她自己也過意不去。
曹氏的聲音裡帶著無盡悲涼。
“離開祖籍去往京城那年我才年滿十三。
皆因長兄透過科舉考中了功名。
那時家中二哥已然因病離世,父親就只剩兄長這唯一的兒子了。
父親和母親收拾了家中金銀細軟,帶著我們三姐妹去往京城。
本以為是親人團聚,榮耀加身,卻未曾想是災禍臨頭。
兄長在科舉中,表現出色高中狀元,本是滿心期待能一展抱負。
怎料不到半年那監考官員被查出收受賄賂,舞弊多場考試。
而大兄那場也被牽連其中。
朝廷為了整肅科舉賄賂之風氣,著令嚴格徹查。
凡是與那監考官有關的考生皆要調查,可曾有登門拜訪等違規舉動。
儘管大兄一身清白,堅稱從未有過任何不當行為,也從未登門拜訪過那監考官。
但有好幾個同期考生心懷嫉妒,趁機落井下石,故意誣陷大兄曾向監考官行賄。
還捏造事實,聯名狀告兄長曾在詩會上發表過對當下時局不滿的言論。
一時間,謠言四起,兄長百口莫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