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重複就代表前面章節購買率太低,購買後可正常閱讀在去長寧宮前,李祥英將傅辰帶到總管劉縱面前,又和其他太監一起接受簡短的訓話,大致意思就是不得交頭接耳,不得直視龍顏,不經允許不得擅自出聲等等。
傅辰現在要上差的侍膳太監是一直在更換的,其餘的人員配額相當嚴格,從洗菜到配菜一直到上菜擺盤都有固定的太監,這類太監同屬於司膳。宮裡的制度相當細化,今日傅辰做了三份差,不但賞錢加倍,還能選擇一天放小半天假。制度的詳細嚴格也有好處,比如他們一路從膳食房到長寧宮都無一人說話,每個人都井然有序的,不發出一丁點兒聲響,越是靠近皇朝中心,那莊嚴肅穆的氣氛越是令人肅然起敬,這就是皇權所帶來的影響力。
劉縱帶著一水兒太監宮女在外候著,傅辰還未進去就聞到淡淡的佛香飄來,聽聞皇后是菩薩心腸,常年禮佛,堪稱宮裡最慈善的主兒。沒一會,就聽到裡頭皇后娘娘悅耳的聲音,“傳膳吧。”
一個個太監走入殿內,他們手中拿著的是裝滿菜式的朱漆盒,這上菜的人也是經過專業訓練的,無論多重的東西拿在手上,都是相當穩當,上頭的蓋頭揭開,將還冒著些許熱氣的菜按照主次順序擺放,足足百道。這就是乾平年間宮裡最常見的百宴膳,傅辰曾估算過每頓飯的價格,最少也需要150兩,很多人家一年也沒有一兩收入,是相當奢侈的。
所有的碗盤都是金器製作,另外常用的還有象牙、陶瓷、銀等。每朝每代的皇帝幾乎都喜歡用黃金來彰顯貴氣,晉成帝對貴氣更為執著,隨意更換器皿會遭他的怒火,所以百道菜擺上桌面時,就是滿眼的金燦燦。
宮裡人與傅辰一同進入的,還有另外四位太監兩位宮女,兩位侍候的,兩位佈菜的,兩位打下手的。
內室傳來帝后斷斷續續的交談聲。
“臣妾也是看這孩子可憐見的,自然多照顧幾分……”
“華池如今痴傻,也只有放你這兒朕才放心。”
“皇上這是什麼話,這都是臣妾該做的。”
……
“您真的要把七皇子送去做質子嗎?”
“只這痴傻,又如何……”
……
“選秀……皇上有中意……”
“後宮的事交於你……”
……
後面的對話傅辰聽不太清,但從這隻字片語中,大約能聽出皇帝對皇后還是相當滿意的。質子,邵華池要被送出去?
似乎一切就說得通了,為什麼一直對邵華池不聞不問的皇帝,會突然要見七皇子,為什麼皇后把邵華池完全打扮一新出來見皇帝,但一個痴傻的皇子送出去,哪個國家會接受這樣不誠心的“禮物”。
直到劉縱說了一句“膳齊”,帝后相攜而出,而跟在他們身後的,是讓傅辰並不陌生的人,七皇子邵華池。
邵華池被一個太監攙扶著,安安靜靜地走著路。與一時辰前有了天壤之別,頭髮梳理妥當,臉上帶著精緻的銀面具,那露出的半張臉如珠如玉,整個人都像被雕琢出來的,精緻華美。
他無神的目光在掃過垂頭待命的傅辰時,微微動了,閃過一抹興奮,像小孩見到熟悉的家長。
很快又剋制住自己,似乎想到傅辰曾吩咐過的話,在外不得讓人看出他們認識。
看著邵華池那想上前又躊躇半天的懵懂模樣,傅辰隱隱壓下幾乎要彎起的唇角,板著臉繼續站著。
“侍膳。”劉縱喊了一聲。
傅辰上前一步,站在膳桌側邊,劉縱吩咐了兩位小太監將每個菜都放了些到碗裡,遞給傅辰。
因不能耽擱帝后用餐,傅辰必須在短時間內將這些菜用完,也就是不管味道不關燙不燙,直接往嘴裡塞。
這是皇后的宮殿,若是皇帝出事兒她也逃不開責任,所以皇后絕不會用長寧宮的內膳房,對皇帝的吃食她絕對比任何人都用心和小心。侍膳雖說有風險,但絕大多時候是很安全的,不然皇帝哪裡還敢吃東西。
傅辰多長了一個心眼,在拿到金碗的時候,從衣袖中不著痕跡抽了顆銀耳釘放入飯菜中,從梅姑姑那兒要來的,純銀含量比銀子更高,他記得歷史上死於食物中毒的帝王不少於二十位,《資治通鑑》中有描寫過漢惠帝是“食餅中毒”。侍膳從某種程度上,的確能保證帝位的安全。
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