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聞言一滯,事實確實如蘇雙所說,當年求學時,他在鄭玄、盧植處的地位還真不怎麼樣,不然也不會到二十八了,還一無是處。
不過,外人不知啊!
想到這裡我備整理好情緒,組織了一下語言,立馬反駁道:“休要胡言,當初我在盧師坐下,與北地公孫瓚齊名,我二人同為交心好友,你之隨意編造,頃刻便可破之。”
“公孫團長是你好友?”
蘇雙好奇道。
“團長?”
劉備疑惑,但還是自信答道:“我與公孫瓚確是好友,你若識他,只需一問便知。”
“這......”
蘇雙眨了眨眼睛,不解道:“你與公孫將軍即是好友,那可知他前些日子已經去投了明府,現在正在你“師”盧植旗下任一先鋒團長?”
“什麼!”
啥玩意?
公孫瓚投明瞭?
這個訊息一出,劉備的眼睛都瞪大了。
眾所周知,朋友分很多種,大致可以分為酒肉朋友、普通朋友和知己好友三種。
劉備自認為自己和公孫瓚距離知己好友只差了那麼一點點,可誰曾想,公孫瓚投明居然不叫上......告訴自己。
這實在是有些打擊人心。
或是有些不信,劉備記得當初和公孫瓚在一起的時候,曾聽其說,這輩子的願望就是鎮守邊疆,為大漢守護邊境,祛除異族。
遂重複確認道:“這位蘇......蘇先生,你說公孫瓚投明可是真事?當眼所見?還是道聽途說?”
蘇雙不屑的哼了一聲,不想搭話,張世平幫著回答:“公孫團長入九江投明,確實是我兩兄弟親眼所見,南地少駿馬,我們現在倒騰的這一群馬,其實就是為了交給公孫團長組建騎兵部隊的用的。”
話語間也算是把馬的去處給說清楚了,若是張飛等人真要“硬賣”,張世平也不會阻攔,不過同時也警告了幾人。
真要“賣馬”,那就得好好掂量掂量自己,現在明軍和黃巾勢力龐大,雙方皆為漢敵,能與大漢朝廷擺兵捉陣的,你們惹不惹得起。
劉備聞言不語,他還陷在公孫瓚投明的震驚之中。
主要原因是不......
呃。
都是好友,也不知會一聲。
關羽則不同,明軍的威武在北地也有流傳,加上大儒盧植都投降了明軍,還有雜口間關於明軍的一些政策等等,這些東西都讓關羽產生了一種自己也去投明的想法。
畢竟目前在漢,他也可以說是一個通緝要犯,當初也是不滿欺壓,怒而殺人的,此時的他對大漢還真沒那麼忠心。
至於為何前番日子有揭榜投軍的行為,初始還是為了得軍功,恢復自己的身份。
而現在猶豫......
關羽看了劉備一眼,心中嘀咕:“到底是結拜認的大哥,且先看看再說。”
張飛雖然粗曠,可心思也算細膩,他聽懂了張世平話中之意,雖然內心有些憋屈,倒也放棄了強行購馬的打算。
至於去明,他還沒有想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