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贇對待她們很公正,從小到大並沒有說什麼要求她們必須學習女紅,文學教育什麼的也沒有落下。
自持才華,兒女皆是很有信心,姚玉的話保證了和常人一樣,那麼她們也就不會擔心了。
“嗯!”
兩姐妹的信心感動到了姚玉,姚玉點了點頭,定下了時間:“那就三日後,三日後你們來廬江郡府找我,我給你們考核。”
......
廬江所有事宜終於有了一個穩定發展的目標,朱業在廬江穩定過後,也是留下了時修,自己與朱自回到了南昌。
時間流速飛逝,眨眼之間,就又過去了兩個月。
在這兩月裡,排除江夏地界還在和黃巾拖拖拉拉的某些事情外,整個明地內部可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首先是各郡各縣,路政司在各郡成立分部,大肆動土基建、以薪招工,將水泥地徹底鋪滿了各個城池。
百姓們走在光滑平坦的地面上,對比著往年泥濘的道路,無一不對明府感恩戴德,口中直頌朱業的好。
除了城內,城外的變化也不慢,各郡各縣分段似修路,雖然水泥因為產量不足,無法做到完全覆蓋路面,但每日一個變化的道路卻是肉眼可見。
這也是大大方便了老百姓們的出行。
打個比方,以前從九江到廬江首選的道路是走水路,因為陸路難行,水路雖然有些繞,但自少穩定。
而現在,陸路卻是成為了百姓們的第一選擇。
原因很簡單,因為陸路本身就近,而且現在還變平坦了。
路政司的功績非常大,但其他部門也不小,像是醫務司。
醫務司的醫院也是開遍了各郡各縣,不僅收費便宜,醫生水平還高,這讓每一個明地的百姓都可以看得病、看得好病。
教育司也不差,除了兩月前初建的廬江小學以外,又在各郡縣建立了小學學堂、掃盲班、夜校等等普及教育的地方,大大的消除了明地文盲的數量。
這些都是老部門,新部門例如說考察司,考察司除開考察各郡縣相對職務的官員以外,還開放了一個用人考核部。
這個部門就是專門針對人才考核的,像是各地那些自認為有才者,卻無門路自薦的人,這些人只要透過考核部發放的初試試卷過後,就可以參加考核部每隔一個月的月試考核。
月試考核過後,就可以進入考察司的培訓部參與最多三個月的培訓教育學習,而培訓教育最終成績達標的,就可以下派到各部門或地方進行實習任職了。
當然,在培訓教育期間,覺得自己已經學好了的,也可以向教授他們的老師進行申請,各科目考試合格過後,也能直接申請參加最終分職考核。
雖然過程很多,但這個部門一出現立馬就得到了整個明地百姓的響應,大量想要入職的人才紛紛前往所在郡的郡府報名,整個明地的人才瞬間流入了各地郡府。
這其中,以那些個士族子弟的響應最為積極,畢竟他們是從小學習的。
有人或者會問了,朱業你不是打擊士族子弟嗎?
開了這個通道,不對士族子弟限制,人家學了那麼多年,肯定比別人要強,到時候你下手各地的管理官員不就變成了士族子弟嗎?
對此,朱業也只是微微一笑,他是一點也不擔心。
為什麼呢?
因為人才考核部考的根本就不是那些個傳統教學,這裡針對的多是專科專業,反而是那些隱藏在民間的百家傳人提前透過考核的機率會更大。
儒家學子?
帝王心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