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瑾?
這兩個字是不是很熟悉?
沒錯!
他就是蘇軾筆下,那個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江東周郎。
周瑜!
周公瑾!
周瑜出身廬江周氏,是前洛陽令周異的兒子,他的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曾官至太尉。
家世好,又長得高大帥氣,懂音律知兵法,學識淵博,妥妥的漢末最頂尖的幾位高富帥之一。
盧植投降,廬江郡被納入朱業旗下,身處廬江舒縣的周氏家族自然也跑不掉。
那麼作為周氏家族年輕一代翹楚的周瑜,又怎麼會逃出時修的視線呢?
當初知道周瑜之名過後,時修在百忙之中,還是抽出時間親自上門邀請,各種原因交合之下,周瑜最終還是來到了時修手下任職。
平日裡,周瑜對時修的命令那是從未有過拖沓,不管時修讓他做什麼,他總是完成的最快最好的那個。
但是!
也僅限於此。
那些比周瑜名氣還差,完成任務更慢的人都會時不時的給時修提出一些有效的建議,那麼在廬江頗覆盛名的周瑜的能力又怎麼會只有這麼一點呢?
時修明白周瑜不主動可能是有某些想法,於是就趁著這次回南昌月議的機會,主動上門邀請,將一些名氣大有能力,卻又不用心出力的人統統給請到了南昌來。
想著自己居然沒辦法讓這些人為他所用,那麼就扔給主公,朱業那裡肯定有辦法解決這些問題。
既然我沒辦法使用你們,那就找有辦法使用你們的人來。
反正你有才華,就得為“明”出力。
這就是時修的想法。
若是最終還是沒辦法,那麼......
一絲殺意在時修的眼中一閃而過。
這絲殺意來的快,去的更快,其他人沒發現,但時刻關注著周圍情況的周瑜卻是盡收眼底。
他的心情更加沉重了。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
周瑜突然覺得,自己此次答應時修來南昌,或許有些大意了。
兩人各有心思,但都藏在心中。
其他人偶爾會問些話,能說的,時修都一一給了作答。
眾人邊聊邊走,很快就到達了南昌郡府,將馬兒交給了值守在郡府門口的護衛隊員過後,眾人就進了郡府大門。
還未進門,周瑜就聽到了一陣陣熱鬧的談話聲,眉頭不由得一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