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陷入了沉思,朱業仔細的思索著歷史上的事件,想要看看,歷史上的那些偉人大拿們,是否在相似的事情上有什麼合理的辦法。
想著想著,朱業眼神一亮。似乎是抓住了什麼,環視一週,斟酌道:“我們可不可以讓這些個信眾為我所用呢?”
“這......”
眾人皆滯,他們怎麼也沒想到朱業回提出這麼一個問題來。
“這可是太平道的信眾啊,哪有那麼容易就可以讓......”
趙則唸叨著就停了下來。
對啊!
太平道的信眾有能如何?
誰規定了太平道的信眾就不可以為他們所用了。
他在歷陵飲茶時可是親耳聽見的,對方說了。
豫章一地的太平道信眾不願意跟隨著他們起事,需要馬許兩家想辦法聚一批人起來。
不願意!
想辦法聚人!
這不就說明了,現在豫章之地的太平道信眾已經脫離了他們的控制嗎?
想到這裡,趙則立馬贊同道:“主公睿智,依老夫看,此事大有可為!”
朱自和時修聽到這裡,紛紛將不解的目光投了過去。
然後,趙則就將自己的想法給說了出來。
二人聞言,立馬反應了過來,分析道:“既然太平道的信眾已經脫離了他們的上層控制,那麼我們確實可以順勢推動一番。”
“這些人雖然號稱黃巾軍,可終歸還是一群沒有經過訓練的窮苦百姓,此刻看上去威風赫赫,說到底不過是初起事時人多勢眾,仗著大勢所趨暫時的威風罷了。”
“若是其與朝廷一直僵持不下,終有一日會走向失敗。”
“這裡麵人心或許會暫居了一大部分,想想看,一個原本普通的人突然手握重權,能不起異心者能有多少?”
“太平道目前看似勢大,有鎮壓九州之氣勢,但其實不過是無根之萍,待其氣勢散盡那天,就是其崩潰敗亡之日。”
“我們若是現在佈局,以豫章之地新政成功的經驗來看,完全可以順勢蠶食或者吸收太平道這一批信眾的力量......”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的分析了起來,朱業聽的那可是震驚不已。
黃巾起義是東漢晚期的農民戰爭,也是我國曆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宗教形式組織的民變之一。
其起義之初,確實是聲勢浩大,他們到處燒燬官府、殺害吏士、四處劫掠,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內,整個大漢全境七州二十八郡接連發生戰事,州郡失守、吏士逃亡,黃巾軍那叫一個勢如破竹。
但最後,黃巾軍還是失敗了。
首當其衝的是官僚地主,他們作為黃巾軍第一攻擊目標,損失慘重。
接著就是東漢朝廷,貧苦農民起義,掀起的風暴讓他們的統治受到了巨大的衝擊。
加上各地為平息黃巾軍的叛亂,擁兵自重,一些人的心中逐漸生出異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