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業著急了,今天能發財的路子幾經波折,好不容易又出來一條路,可還沒等自己高興多久,轉頭就發現前方出現一塊大石頭,徹底把路給堵死了。
“叮!”
“經檢測,商家所登記的漢代五銖錢為漢朝工藝手工製作,實際存在年限為三到七年不等。”
“本系統禁止任何商家以任何形式惡意抬高商品價值,用以欺騙買家的行為,將自動結合市場價格,給予適當且合理的調整。”
“前行險阻,請商家遵守行商道德,且行且珍惜。”
“......”
淦!
這條路被堵的一點縫隙也不留。
朱業手上的漢五銖按照系統給予的價格,哪怕是全賣出去,則算下來也才近四千塊錢。
現代一頭成年牛的價格打九千來算,這四千,也就半頭不到,和這些錢在漢代的購買力並沒有什麼變化。
唉......
既然無法改變,那就只能接受了。
朱業的眼中盡顯失落。
不過雖然錢幣的價值雖然沒有發生變化,但至少有一點還是沒變。
同樣的錢,在系統裡能購買到的東西和在漢代購買到的東西可不一樣。
大不了多花點時間換購就是了。
就算是系統,他也無法更改商品在某個時間段內所具有的實際價值不是?
這樣一想,朱業的心情就要好受許多了。
“二叔,三叔,這些東西就交由你們處理了,在保證好自己安全的情況下,儘快把這些糖換成糧食。”收拾好了思緒過後,朱業重整旗鼓,開始做起了分配。
“還有,二叔,糧食換回來以後,你安排人把......”
說到這裡,朱業又停了下來。
他本來計劃著將漢代的糧食販賣回現代去,然後在換取資金,購買糖回來。
這轉頭一想,現代吃的大米都是經過實驗獲得的高產糧種,顆顆飽滿,而漢代的粟米與之比較起來,就有些營養不良了。
這種品質的大米,哪裡有資格和現代的大米競爭?
朱業放棄了這個想法,話鋒一轉:“二叔,也沒必要把所有的糖都換成糧食,直接換成錢也是可以接受的。”
“嗯......”
“如果能變成那些金制的首飾,那就更好了。”
朱業想的是,既然漢五銖的價值沒有變化,那黃金肯定也不會有什麼變化。
黃金沒變化,可黃金製造的東西可就說不定了。
現代不是講究純手工製作嗎?
在漢代,什麼東西不是手工製造的?
要想用機器,那也得有啊!
這樣一想,或許這些金制的首飾,指不定真的能給朱業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
至於為什麼不兌換玉器?
那還不是因為朱業擔心,系統又整什麼么蛾子出來。
要知道,玉的本質就是一塊石頭,它的價值基本就是被人炒出來的。
在漢代,以這個時候的人的開採能力,玉的品質大多都是良秀不齊的。
喜歡我在漢末舉明旗請大家收藏:()我在漢末舉明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