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給人的印象,容易以偏概全,民眾不知道你這個新聞背後的故事,只能從你所刊載出來的畫面和文字進行粗淺的
解讀。這就是中國的民眾為什麼那麼容易被誤導。有時往往只是一件小小的事情,但是經過新聞報道後,立刻被放大,然後
引起了轟動和波瀾。如果這個轟動和波瀾,帶來的是好的效應,我們當然達到了目的,就是起到了正確的輿論引導人,這是
我們需要的。但是,如果操作不好,也會走向了相反的方向,而一旦出現了那樣的局面,我們再要來扭轉,可能要花幾倍甚
至幾十倍的努力,都無法挽回,就這是新聞的雙刃劍效應。所以,我們儘量利用媒介,來做正面的宣傳,何況現在是絡的
時代,有些事情一旦被絡推開來,那個巨浪和影響,不是我們能挽回的。兩打兩建的事情,想必杜記也一定不會忘記。
本是餘河的小小事情,透過絡放大後,變成了一個地方的標誌件,造成了很不好的影響。”
垛義第一次這樣坦率地和杜秀青談話,這是杜秀青沒有料到的。
他的話杜秀青雖然不全信,但是說得也是很中肯。對於新聞媒體,把控得好,就是為自己所用,把控得不好,就會引火燒身
,這個她也知道。
這次的特困戶慰問走訪,鏡頭所觸,確實都是悽慘的畫面,按她的意思,就是要透過媒體的宣傳,讓餘河人明白自己生活的
這個地方,還有這麼多需要幫助需要關愛的窮苦弱勢群體,希望能喚醒大家的良知,透過全社會的力量,來給這些人關心和
幫助。但是,垛義的話,讓她對自己這樣的一廂情願產生了懷疑,是不是能達到這樣的效果?透過這樣的畫面,傳遞的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不是這樣的資訊?民眾的解讀,是否和你的想法相吻合?如果真的像垛義說的,適得其反,是不是真的成了搬起石頭砸了
自己的腳?
“丁部長,你的話很有道理。媒體確實是一把雙刃劍,把控得好,如人所願,把控不好,適得其反。關於這次的走訪慰問。
究竟該如何刊發,從你的角度來看,該如何操作?”杜秀青改變了語氣問道。
“杜記,我垛義就實話實說了,”垛義看著杜秀青說,“我認為完全刊發這樣悽慘的畫面影響不好,會帶來不利的社
會影響。從新聞報道的角度來看,這麼大規模的走訪,不應該寫得太細,應該做成新聞綜述,把這件事情綜述完整,再擷取
幾個有代表性的鏡頭或者畫面,出現在媒體上,以達到兩個目的:一,讓民眾對政府慰問特困戶的舉動有了解並理解和支援
,贏得民心;二,適當傳遞特困戶的生活情況,引起民眾的同情和關注。達到這兩點就足夠了,沒必要大肆渲染,畢竟貧窮
不是什麼光彩的事情。”
杜秀青神情嚴肅地點了點頭。她不得不承認,垛義的話是很中肯的。
看來,垛義也不像表面上看到的那樣,只會迎奉蔣能來。一直以來,垛義都是唯蔣能來的馬首是瞻,因為垛義是蔣能
來從市委宣傳部要來的,在常委裡面,垛義是蔣能來的人,也是公認的。
杜秀青對垛義的瞭解,也一度帶著有色眼鏡,認為他沒有什麼尿水,更不懂新聞。但是,今天看來,他還是有主見的,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