貂蟬也在呂布懷裡擠出來了幾滴眼淚。
呂布,淪陷……
“牛將軍!你統領著西涼軍,又統領著幷州軍!怎奈你不姓董啊!太尉不能慧眼識金。把他那個吃啥啥啥沒夠,幹啥啥不行的弟弟扶在了大將軍的位置上,那位置本來應該是你的啊!你看我手裡的大將軍印。”
牛輔來了,王允先是一通洗腦,再讓貂蟬過來跳幾下。在欲拒還迎的給他倒杯酒。牛輔還能抗幾下,李儒在旁邊扛不住了。“都是做女婿的,憑什麼牛輔官職比我高!我去毒殺了何太后,為什麼沒有給我獎賞!”
曹操偷偷的跑到王允家的時候,知道了他這邊進行的也差不多了。也和王允說了一下自己的打算。計劃是準備在蔡邕家,找個機會刺殺他。也準備了個雙保險,就是自己先持刀扎董卓,扎不死就找個神箭手射他,箭上浸了烏頭金水,只要董卓不能立刻刮骨療傷,那必定要死在自己手裡。畢竟自己當年就是這麼弄死張角的。
王允聽到曹操當年就是這麼殺了張角的之後,立刻信心大增。曹操看到王允這麼有信心,自己也很高興。畢竟自己靠不靠譜還步一定,不過,王允是一定靠譜的。
曹操對於自己的計謀的有信心其實是源自二荀的。一則是自己的雙保險得到了二荀的共同支援,因為這已經是暫時可以想到的最好的辦法了。二則是因為二荀都是宮中任職,有辦法保證皇帝是在自己手裡。省著忙活了半天,最後為別人做了嫁衣。二荀也對曹操準備執行“奉天子以令不臣”政策抱有信心。
其實,曹操忙了這麼多,只是想多救幾個洛陽和長安的“草民”而已。
有句話說史書:“你雖說翻過的一頁,可能就是別人的一生。”可是對於生於各個時代的普通百姓來說。他們的名字根本不可能被記載在任何的歷史文獻中,絕大部分的時候只是被“草民”、“黎民”、“百姓”這樣的詞語一帶而過了。
剩下的事情就是去和蔡邕再商量商量。因為不論董卓新的太尉府,涼州兵的兵營和皇宮。不管能不能事成,都很難逃脫。王允的太僕府位置又太深,變數太多。
蔡邕雖已官拜尚書,可是家中藏書太多,實在不好搬家。於是也就一直留在了這個原來的在東門附近的府邸了。對面的2樓也是個酒家,比較在好動手後,趁亂逃跑。準備的都差不多的了,曹操又來到了蔡邕家。一拱手。
“伯喈公,許久不見。都還安好?”曹操見了蔡邕就直接稱他為公。不管是身份還是道德都給他架在了高處。
“都好都好,孟德賢侄一切都好?”蔡邕說曹操是賢侄其實也算是高攀。曹操的父親曹嵩官拜太尉。蔡邕當時在京城只是一箇中郎將,比現在的曹操的官職還低。董卓得勢,蔡邕做為好老人,沒有和別人一樣起鬨出頭。又是天下聞名大儒,才平步青雲的。這也算董卓的面子工程。
“伯父,小侄再次前來,不為其他,只為小侄想以己為計,殺董賊,以正朝綱。”曹操也不客氣,蔡邕叫自己賢侄,自己就叫蔡邕伯父。畢竟蔡邕是大儒。肯叫自己賢侄,作為宦官出身的曹操並沒有什麼不知足的了。在歷史上,兗州士族嘲笑曹操的出身,曹操也不廢話,都砍了完事。
蔡邕聽著曹操的話,其實他也知道,現在天下亂到如此地步,皆因董卓和他的涼州悍兵所致。蔡邕原本希望自己可以透過一己之力,規勸董卓多多行善,少些惡行。可是董卓一邊對蔡邕恭恭敬敬,一邊自己做事還是不計後果。蔡邕也是毫無辦法,他想了想,除掉賊首或為辦法。
“孟德,你有多少把握?”
“小侄有九分把握。”曹操一聽,蔡邕鬆了口,差點說了十分把握。
“那好,那我去約董仲潁。賢侄聽我訊息吧。”蔡邕決定也為殺賊出一份力,慷慨激昂的說著。“不過,如果我有個什麼不測,麻煩賢侄照顧文姬了。”
“哈哈,伯父。不用你去約,你只要同意我安排個人,做你家下人打扮就行了。”曹操安慰了蔡邕,他只要出地方,剩下的事情自己去搞定。
“只要如此?”蔡邕還是有一點點的不可置信。
“對!只需如此!”曹操篤定的告訴蔡邕。你什麼都不用管,出個地盤就夠了。
喜歡挾天子以令不臣我就是不臣請大家收藏:()挾天子以令不臣我就是不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