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朔沒有反駁任何質疑,直接用實際操作證明了他的理論。
如果遇到這種血管條件極差的病人,為了他的長期治療目標,必須要保留條件最好的血管,為了以後的不時之需!
一名血透病人,最可怕的不是短時間不能做血透,畢竟如果只是短時間不能血透,還可以使用臨時導管,還可以有很多途徑進行調節內環境,死是沒那麼容易死的。
可如果一旦血管全部閉塞了,首先血透治療肯定不要想了,只剩下換腎這一條獨木橋了。
其次,可想而知,一個人全身的大血管都出現了閉塞,那他的迴圈系統會崩潰成什麼樣子,大河彎彎,支流全斷,這可不是鬧著玩的。
所以蘇朔才會整出那麼一套統籌治療的思路,並且就此選擇了一條最為艱險的道路。
使用條件最差的橈動脈和頭靜脈進行吻合做瘻。
三名醫生在驚歎的同時,也明白了自己為什麼之前完全不能理解蘇朔的選擇。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實操水平的差距。
在他們對於動靜脈瘻手術的認知中,像蘇朔現在所做的事情,那完全是不可能的事情。
讓你拿著根針把雞蛋膜縫起來?這種事你要不是親眼看見,你能信?
而在你根本不行的前提下,有人在你面前扯一堆關於雞蛋復原的理論,你會認同?
實踐決定認知,這是比較哲學官方的說法。
菜逼沒法理解大神的操作,這是比較淺顯易懂的解釋。
不管怎麼說,蘇朔用實際操作鎮住了三名來自名校的年輕醫生,並且強行把他的理論塞進了三個人的大腦裡。
可以說在三人漫漫長的醫路上,這句統籌治療,恐怕會影響他們很多的臨床判斷,以及治療思路。
蘇朔儼然已經成為了他們醫路上一個重要的領路人,而他付出的,僅僅是一臺日常例行的日間手術。
時長不過半個小時而已。
準點打卡,加上縫合,觀察的時間,剛好半個小時。
聽了蘇朔嘮叨了幾句注意事項,老頭樂呵呵的挎著包就去給孫子去買糕點了,哪有一點剛剛手術完的樣子。
而且還是一臺驚住了三名名牌大學畢業醫生的經典手術。
經過這件事,三名醫生算是徹底服氣了,就連之前想看蘇朔出事的男醫生,也在手術後偷偷和蘇朔道了歉,態度很誠懇,華子很純正。
嘬了兩口華子,蘇朔笑著拍了拍男醫生的肩膀,和他閒扯了兩句。
蘇朔當然不會真的和三名剛剛入職的新人置氣,雖然他外表只是一名二十歲出頭的年輕人,但內心卻早已經是一位飽經滄桑,閱遍世間百態的老主治了。
對於這種心比天高的名牌大學畢業生,看的太多了。
學生時代的輝煌雖然可以證明很多事情,但到了臨床後,一切就要從頭開始了。
尤其是三人並沒有憑藉自己的高學歷敲門磚,敲開一個更高平臺的大門,從東方醫院開始,他們本來就已經落後同齡的高材生很多了。
如果在這種情況下,還不憋著一口氣,好好努力,那最終也不會有太大的出息。
今天遇到蘇朔,讓他們吃了一次大虧,明白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道理,未必不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