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到了創業的時候,就必須建立起個人風格,樹立企業目標,明確發展規劃。
其中的個人風格,包括了感情生活、自知之明、人際關係、以及授權與人。
個人風格體現了一個創業者的素質、修養、信譽、作風和魅力。
如果不具備上述個人風格,就會讓員工和客戶感覺你是一個不可靠的人!一旦別人有這樣的感覺,一個企業能讓人覺得可靠嗎?
創業,考量的是一個人的全面素質和綜合能力,並非打工那麼簡單。
很多銷售出身的創業者,在創業的時候存在的最大問題,不在於所掌握的知識,不在於客戶關係,而在於不懂得授權與人。
做銷售的都喜歡事無鉅細,什麼事情習慣自己都親自過問,這樣的性格,很難發揮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力,當企業越做越大的時候,自己越幹越累。
最終會感到創業實際上是在為房東打工,為員工打工,為客戶打工。
當一個創業者感覺不到挑戰和超越的樂趣時,猶如走在一條充滿荊棘的道路上,最終被割得鮮血淋漓。
身邊這種事情發生得太多了,大多數人到了最後,又不得不回到了現實,回到了職場重新打工。
……
想到這兒,司朗的手機響了,是陳鐵打來的。
陳鐵在電話那頭說:“頭,我今天上午去了中關村,和之前熟悉的一家電腦公司談妥了,這家公司的老總姓胡,他說認識你。
我已經決定在這家公司先幹著,一家二十幾個人組裝相容機的公司。明天就正式上班,職位是銷售經理哈。
每個月基本工資5000,每天自己跑客戶、找客戶、拉客戶,拉來的單子,如果自己從銷售到技術服務全包了,每單利潤提取30,如果需要動用到公司技術團隊,每單利潤提取15。
我算了一下,生意好的話,基本工資不算,每天就能賺5800,最差的情況,在市場里拉上門的客戶,每天也能賺2300。比咱們以前跑大客戶輕鬆。”
“姓胡的老闆,裝相容機的,你說的是新源公司?”
“是的。”
“至少邁出了第一步,陳鐵,祝賀你了!”司朗說道。
陳鐵在電話里長舒一口氣說:“先幹著吧,總比一直吊著好,否則會讓我產生嚴重的自我懷疑,覺得自己很沒用。”
陳鐵在電話裡對司朗給予的疏導和勸解表示感謝。
接著,陳鐵在電話那頭關心的問道:“頭,你怎麼樣了?有眉目了嗎?”
司朗回答道:“還沒了!”
“胡總說,新源公司要招一些像我這樣的銷售經理,劉飛,馬國成、姚建東他們幾個都準備過來,你,要不也過來瞧瞧?”陳鐵關切的問道。
司朗笑了笑:“算了吧!我另想辦法,謝啦!”
人啊!勸人的時候總是頭頭是道,各種可能性和預設方案擺的清清楚楚,大道理與現實性結合的恰到好處而且有條有理。
可是,一到自己就不靈了,依然在各種選擇裡糾結著。
所以說,許多人一生中唯一活明白的時刻,就是勸說別人的時候。
喜歡人生再次起航請大家收藏:()人生再次起航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