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關在,則南陽在;
南陽在,則曹魏在!
因此,在兩支吳軍一東一西的防守下,在南陽的魏軍殘軍也暫時安全了。
之後,曹丕下令,命步兵隨時支援鄧艾,騎兵隨時支援南陽軍團!
曹丕從逃回來的萬餘騎兵中挑選出了八千騎,從而命名為虎豹騎,並交給了曹彰、曹真、曹休、夏侯尚統帥,剩下的騎兵則是交給了羊侃統帥。
步兵方面,于禁和遠道而來一起協防的李通麾下都各自有著一萬大軍,曹丕又下令讓謝安、謝艾從民夫中挑選一萬精壯組建軍隊。
至此,魏吳聯軍在武關南陽汝南譙郡徐州的防禦體系完成,企圖粉碎秦軍的此次進攻。
另一邊,張遼、韋孝寬、臧霸等人也在北部構建了河內魏郡兗州防線,企圖與南部防線相互配合。
不過秦軍壓根沒有理會這個所謂的北部防線,宇文泰誓要先滅了曹丕,從而徹底瓦解魏吳聯軍的抵抗意志!
另一邊,此時的陳倉也已經集結了三萬餘魏軍,正是原先的謝玄軍團!
謝玄、劉牢之、王僧辯、高覽、程靈洗等將皆在,只有張合率軍三千守在散關,以此為此地魏軍的最後退路。
在一個月前,張合已經派人給吳軍送去了請求接應的訊息,只可惜吳軍在漢中、武都並無多少兵力。
因此,魏軍想要守住陳倉就只有靠自己,吳軍也沒有多餘的兵力再派來協防了。
雖然我軍在益州、荊州尚有三個軍團的編制,但二州距離陳倉太遠,補給不便。
因此,我軍對於陳倉根本無能為力,也只能通知他們放棄陳倉。
此時,這股魏軍的糧草也是不足,本身也沒有長期堅守陳倉的可能。
然而在他們剛剛準備撤退之時,秦軍的北路軍卻是已經殺到了,這讓魏軍無法再輕易撤退。
畢竟他們一走,陳倉就會被秦軍攻佔,從而繼續追擊魏軍。
此時,三萬餘魏軍中騎兵只有不到一萬,其他都是步兵。
反觀秦軍的北路軍有三萬騎兵,分別由楊忠、李弼、李遠統帥匈奴人、奚人對付吳才去了),因此機動性極強。
以步兵為主的魏軍,如果受到秦軍的追擊,那麼下場可想而知。
因此,這股魏軍要想成功撤退,那就非得留下軍隊在陳倉斷後,從而擋住秦軍方可。
其中,謝玄作為主將肯定是不能留下的,程靈洗、高覽麾下都是騎兵也是不合適留下的。
在南鄭大敗之後,張合帶著步兵駐守散關,高覽則是帶著騎兵前來陳倉駐守。)
因此,斷後的任務只能交給劉牢之,或者王僧辯!
所謂手心手背都是肉,對於謝玄來說,劉牢之是自己人,王僧辯是外人。
於是乎,最後點兵點將,斷後的任務就交給了王僧辯與其麾下八千步兵來執行。
對於王僧辯來說,這可真是倒了血黴,不過也實在沒辦法了!
喜歡血之孫吳請大家收藏:()血之孫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