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真?~231年),字子丹,曹操族子,其父戰死後,曹操收為養子。
沛國譙縣人,三國時期曹魏名將。
曹真幼年喪父,被曹操收養,力大勇猛,授虎豹騎。
因討伐靈丘的賊寇,封為靈壽亭侯。
歷任偏將軍、中領軍、徵蜀護軍等職,參與漢中之戰。
曹丕繼位後,拜為鎮西將軍,都督雍涼諸軍事,負責鎮守西北邊境,進封東鄉侯。
遷使持節、上軍大將軍,都督中外諸軍事,成為曹魏軍隊的最高統帥之一。
大破羌胡聯軍,平定河西地區。
率軍包圍江陵,擊破吳國將領孫盛,遷中軍大將軍、給事中。
曹丕病重時,接受遺詔,成為輔政大臣之一。
魏明帝曹叡即位後,拜大將軍,進封邵陵侯。
後率軍抵禦蜀國諸葛亮進攻,遷大司馬。
太和五年231年),曹真因病去世,諡號元侯,配享太祖曹操)廟庭。
………
曹休?228年),字文烈,沛國譙人。
曹操族子,三國時期曹魏的重要將領。
曹休幼時天下大亂,十餘歲時父親去世,隨母親到吳地避難,被吳郡太守收留。
東漢末年184年220年),於曹操起兵討伐董卓時前往投奔,被稱為“千里駒”。
委任其領虎豹騎宿衛,負責自己的警衛,常從征戰,後為中領軍、領軍將軍,封東陽亭侯。
曹魏代漢後,繼去世的夏侯惇主持與孫吳對峙的江淮間軍務,以功進封安陽鄉侯。
黃初五年224年),魏文帝曹丕親征孫權,軍至廣陵,曹休進位徵東大將軍、假黃鉞,督張遼諸軍擊敗吳將呂範等,拜揚州牧。
黃初七年226年),曹丕臨終遺詔中軍大將軍曹真、鎮軍大將軍陳群、徵東大將軍曹休、撫軍大將軍司馬懿四人為顧命大臣,輔佐明帝。
明帝即位後,進封曹休為長平侯,遷大司馬,仍然負責對孫吳的攻防戰事。
太和二年228年),明帝依曹休之策,兵分二路伐吳。
一路由司馬懿率領,自漢水而下,向江陵。
一路由曹休率領,兵向尋陽及皖。
曹休為詐降所誘,孤軍深入,被陸遜統帥的吳軍在夾石擊敗,損兵萬餘、車乘萬餘輛。
幸為接應的賈逵援助,得以退守石亭,當年九月病死於石亭,歸葬於洛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