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幷州軍這邊已經作好了萬全的準備。
左右二營各有四千餘兵力進行守備,並各配有一千張弓、兩萬五千支箭矢,另有兩千五百名騎兵在外機動。
這些都是北周軍所不知道的,他們只知道幷州軍的“烏龜陣”可以被攻破,且在全面進攻下可以使其左右不得兼顧。
在北周軍看來,只要他們發起一次全面進攻,就有可能將幷州軍完全消滅!
畢竟他們的人數乃是幷州軍的兩倍有餘,且他們自認為已經獲知了有關幷州軍的一切,包括他們的戰術和兵力配置等等。
於是乎,第二天一早,朱肜軍團全體出動。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防備幷州騎兵在夜間有可能的襲擊,因此北周軍花了很久的時間在軍營外圍修建了防禦工事。
結果一切都是白搞,幷州騎兵壓根沒有來,這讓他們自以為幷州騎兵根本不在此處。
既然“沒有”騎兵,那就沒什麼好怕的,反正幹就完了。
三軍齊出,前軍徐成部還有一萬三千人,依舊負責進攻右營。
後軍王彌部也有一萬三千人,負責進攻左右二營的連線處,也就是所謂的甬道。
中軍朱肜部尚有兩萬人,齊裝滿員,負責進攻左營。
北周軍的佈置就是如此,隨著戰鼓聲響起,中軍和前軍率先發起進攻。
朱肜、徐成不約而同地各自派出了一名校尉,率軍三千和五千不等,負責掃清幷州軍左右二營的外圍。
說是如此,可實際上,右營這邊外圍的鹿砦、拒馬已經所剩無幾。
因此,這邊三千部隊基本只是做做樣子,具體的任務就是負責撞開營門了。
中軍這邊,他們負責進攻左營,這邊幷州軍的是防禦工事卻是完好無損的。
他們以為過程還是會和昨日一樣,因此心裡面並沒有多少負擔,只以為在破門之前都會一切順利。
果不其然,過程中也確實順利,很快就被他們掃清了一部份的鹿砦和拒馬。
眼看著戰事十分地順利,後軍的王彌部開始一陣騷動,兩名校尉紛紛請戰進攻甬道。
他們只需要殺到甬道外,然後發一把火,再用“攻城錘”猛烈撞擊就行了。
一旦甬道被摧毀,後軍便可以分兵殺入左右二營,並讓幷州軍左右不得兼顧。
想到此處,王彌不禁感到一陣意動,於是欣然同意。
只不過破壞甬道的任務,王彌不想交給兩名校尉前去執行,而是打算親自前往。
畢竟這麼做不但功勞大,而且難度低,因此何樂而不為呢?
於是乎,在王彌一頓忽悠下,他帶著所部三千降卒前往。
一開始,同樣一切順利,直到三千人來到了左右二營中間。
此時,前方的甬道已經歷歷在目,王彌所部更是滿心的喜悅。
他們一個個都打著火把,手裡還帶著易燃物,只等著到了甬道前放火就行了。
結果,不出意外的話意外就要來了,只見兩側寨牆上突然湧出了“無數”弓箭手!
“放箭!”
隨著兩邊的軍官一聲令下,大約一千名弓箭手朝著王彌所部招呼,一時間“萬箭齊發”!
同樣地,左右二營的前排寨牆上也湧出了“大量”的弓箭手,然後朝著朱肜、徐成部放箭。
一時間,三處都是箭如雨下,使得北周軍傷亡慘重。
只不過三處北周軍的反應都不一樣,右營這邊的情況最好,徐成麾下傷亡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