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吳軍擁有一大批能征善戰的將領,以及一大批統帥之才,劉裕不管以前還是現在都比不了。
2.吳軍擁有強大的情報組織,這使得吳軍在情報上總能先發制人,吳軍高層更是能夠做到運籌帷幄。
3.吳軍的後勤保障十分強大,不僅足兵足糧,且武器裝備也是十分精良。
第二,吳軍佔據地利優勢,這使得吳軍能夠仰仗水師之力。
雖然劉裕在南方之時,也曾短暫地擁有過水師,但說到底並不是他自己的。
而吳軍不僅擁有屬於自己的造船廠,且還有先進的造船技術,這是劉裕一直都不曾擁有過的。
雖然昔日最大的造船廠,最強大的水師都在荊州,但孫策在掃蕩江東之後便已經全面超越了荊州。
這使得在第一次江夏之戰時,荊州水師就已經是天下第二了,反觀彼時還是江東軍的江東水師才是天下第一。
所謂南船北馬,擁有天下第一水師的吳軍註定了會統一南方,且在如今看來水師更是其進可攻、退可守的一大利器!
哪怕未來的某一天北方能夠統一,能夠將吳國的北部疆域給推到長江一線,可要想踏江南下滅了吳國也是難上加難!
第三,孫策年輕,這是其他諸侯無法比擬的優勢。
先不說已故劉淵、劉表、曹操、袁紹,就說現在的劉裕、宇文泰、高歡、慕容儁,又有哪一個不比孫策年長?
孫策現年才三十四歲,劉裕卻是四十一了,宇文泰、高歡、慕容儁也都差不多四旬的年紀。
不怕貨比貨,就怕人比人,恐怕這四家連活都活不過孫策!
這尼瑪,每每想到這裡,劉裕都是一把鼻涕一把淚。
在南方時,劉裕不是孫策的對手;
現在到了北方,結果還是孫策送來的,難道以後就是對手了嗎?
要想勝過孫策,劉裕就必須統一北方,可是統一北方後也未必能夠滅了孫策啊!
劉裕已經可以預見到,未來最多和孫策平分天下,一南一北。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還是最好的結果,最壞的結果就是還沒統一北方,最後就被孫策北伐給滅了。
想到這裡,劉裕當即就明白了“北狩計劃”的關鍵所在,說穿了劉裕是被坑了。
“若無北狩計劃,在秦魏決戰之後,如今的北周必將統一北方,頂多也就這兩三年的時間吧?而現在,朕坐鎮鄴都,覆盤大漢,從而將北周、北齊給牢牢地擋住了。北周對朕恨不得生吞活剝,北齊也對朕虎視眈眈,朕的大漢就夾在兩強之間給孫策這狗日的作為屏障!
只要朕在,只要大漢還在,北方就不會統一,恐怕孫策也不會坐視朕統一北方!哈哈哈,好一個北狩計劃,哼哼!”劉裕的心裡如此想到。
事實上,不僅僅是劉裕想到了,其實鄴都的很多有識之士都已經看出來了。
所謂大漢覆盤,不過是一枚棋子,孫策的吳國才是背後的操盤手。
如今的局勢,真可謂是南方有一霸,北方有四雄!
再說得準確一點,或許北周、北齊會不把吳國放眼裡,如今的大漢卻不得不把吳國放眼裡。
要說最可憐的就是,大漢的探子連一點北周的訊息也帶不回來,現在情報上只得依賴吳國的暗衛提供一些訊息。
由此可見,大漢其實算是吳國的附庸了,只不過這在名聲上不好聽。
因此,之前才有漢吳聯盟,實際卻是吳漢聯盟罷了。
天下強弱之分早已易勢,為今天下只有吳國是霸主,其他的北方四雄還不夠格!
喜歡血之孫吳請大家收藏:()血之孫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