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歷史軍事 > 血之孫吳 > 第1485章 書信往來

第1485章 書信往來 (第1/2頁)

推薦閱讀:

孫權一家走了,劉裕的妻兒也跟著一起上路,一行人在路上由西涼鐵騎護送。

此間事了,僅僅在兩天之後,我就收到了來自鄴都的回信。

這得益於我方錦衣衛系統的強大,以及飛鴿傳書功能的完善,簡直就是有如神助一般。

現如今,天下各州州城之中都有錦衣衛的站點設立,或明或暗。

比如,在我方治下的徐州治所—下坯、淮州治所—壽春、江州治所—金陵、荊州治所—襄陽、湘州治所—臨湘、越州治所—番禺、益州治所—成都、寧州治所—建寧,這八座州城中皆有錦衣衛設在明面上的站點!

比如,在北方的青州治所—臨淄、兗州治所—昌邑、魏州治所—鄴都、冀州治所—信都、幽州治所—涿郡此處暗衛原本將站點設在薊城,但在北齊北伐期間,全部人員已被燕國海東青衛團滅)、雲州治所—代縣、幷州治所—晉陽、豫州治所—許都、雍州治所—長安、隴州治所—上邽,這十座州城中也都有暗衛設在暗地裡的站點。

唯獨在幷州、河州北周稱之為涼州)、交州未有站點設立,原因要麼是距離太遠,要麼就是實在沒有能力設立。

可不管怎麼樣,眼下只是我方和朝廷之間,雙方往來的資訊傳遞卻是極為便利。

自從劉裕收到我的回信之後,不禁大喜過望,這預示著朝廷—南吳—北齊—幷州——新的大漢諸侯聯軍組建!

此訊息一出,北方為之沸騰,聯軍也終於獲得了對抗北周的底氣。

雖然在北周代秦以後,北周軍在漢軍手裡屢屢吃虧,但朝廷和北周之間畢竟還沒有真正地打過一場大仗。

只要沒有真正的較量過,鹿死誰手就依舊猶未可知,因此朝廷上下對於這一戰多少還是沒有底氣的。

畢竟天下人都看得出來,就算北周沒了三十萬大軍,可後方還有近十萬鐵騎在呢!

只要北周的鐵騎還在,北周就還在,因此區區三十萬大軍不過只是一道開胃菜。

反觀朝廷方面、聯軍方面,三方都為了此戰拼盡了全力,且根本沒有輸的餘地。

畢竟幷州一下,北周軍一旦翻越了太行山脈,再過去就是現在的大漢都城—鄴都了。

因此,朝廷上下根本輸不起,乃至於必須要竭盡全力!

可現在好了,我方全盤接受了朝廷的條件,這就給了朝廷上下無比充足的信心。

哪怕聯軍敗了,就算北周軍直取鄴都也不怕,只因為吳軍一定會北上來救援的!

北周有十萬鐵騎在後方作為底氣,朝廷也有四十萬吳軍在南邊作為仰仗,因此誰怕誰啊!

於是乎,在欣喜之餘,劉裕也客客氣氣地回覆了書信。

書信經過鄴都的錦衣衛之手,然後透過飛鴿傳書,僅僅只用了五天時間就到了我的手中。

一路之上,大撲稜鴿子只需要經過兗州、徐州、淮州,最後到達西陵。

一路上都是朝廷和我方的治下,因此安全無比,絲毫不用擔心被北周獲取。

這使得飛鴿傳書成為了雙方之間最重要的溝通手段,在方面通訊的同時,也使得我方為朝廷提供情報變得更加便利。

劉裕在書信上大致說了三件事,第一件事當然是感謝於我,這讓我不禁覺得好笑。

劉裕不謝我送他北上繼位,反而謝我與他聯盟,看得出來劉裕對和北周的這次決戰是真沒底氣。

畢竟朝廷軍隊說穿了才剛剛組建一年,期間只滅了青州軍,再到經歷了一次士族之亂。

最新小說: 唐末大軍閥 重生公孫瓚 大唐:拜託,我真沒想造反啊 網遊末世系統 乾坤玉珏 鬼眼道士 大明:模擬國運,老朱扛著我上位 帶著紅樓到紅樓 演明 我在漢末舉明旗 織田家的臨濟僧 三國之終極進化 挾天子以令不臣我就是不臣 血之孫吳 我不想成為帝王 明初第一豪強 戰地僱傭兵 快穿之打臉女配 穿越南唐之帝王霸業 穿越之逍遙詩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