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五次人口遷移使得大量的北方人口流入南方,從而不僅帶來了人口的紅利,同時也加速了南方的發展。
然而歷史上北方的人口一直都是南方的24倍,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南方的耕地面積不足,所以導致無法承載太多的人口。
加之,自東漢以來士族豪強對土地兼併的問題就十分嚴重,這也為我方大興工商業提供了基礎和可能。
因此,我方在經濟上以工商業為主,再細分一下的就是以農業、手工業、輕工業、商業為主。
農業方面,我方以糧食、茶葉、桑蠶種植,以及家畜、家禽、魚蝦養殖為主。
手工業方面,我方以製作陶瓷、絲綢、紡織、傢俱、車駕等為主。
輕工業方面,我方以為軍隊服務,生產兵器、甲冑、艦船、攻城器械等為主。
商業方面,城市以商賈開設店鋪,民間以商隊運輸貨物進行販賣為主。
種種因素相加,再輔以工商業稅收代替農業稅收,使得我方的稅收收入大大地增加。
以此為基礎,保證了還田於民的大政方針,使得百姓們都能有田可耕。
同時,由於人口的增加,更多的耕地也被開墾了出來。
這使得南方可以承載更多的人口,可以接納更多的流民南下歸附,同時也保證了我方在低稅下反而擁有了更為充足的糧食保證。
所謂藏富於民,只有讓百姓富足,國家才能強大!
加之每年風調雨順,年年豐收,百姓們家裡出產的糧食根本吃不完。
而我方又穩定糧價、物價,百姓們因此都願意將多餘的吃不完的糧食拿出來販賣,從而給官府收購。
官府用工商業稅收來向百姓購糧,用以軍用、賑災,百姓在生活逐漸富足之餘也會更加踴躍地參軍。
軍隊兵員越來越多,將士們的戰鬥力越來越強,從而南征北戰打下更多的疆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種種環節一環扣著一環,直到完美閉環,最終形成的結果就是地方上的安定祥和!
因此,與歷史上的東晉相比,我方主要有著三點不同!
一是在政體上,東晉是以士族為本,我方卻是以百姓為本。
以士族為本的東晉,無論朝廷大權、地方軍權、治權都在士族手裡,因此內亂不斷。
最終,司馬皇族被架空了權力,猶如傀儡一般。
反觀我方雖然也有士族存在,但他們除了生活比之普通百姓更為富足之外,其實能夠掌握到的權利微乎其微。
不管士族是從軍還是從政,一切都以功勞、能力、資歷、威望為尊,士族僅僅只是比平民擁有更多的特權而已。
二是經濟模式,東晉依舊是以農為本,可農業核心的人口卻大多掌握在士族手裡。
這使得東晉本身沒有多少兵員可徵,甚至連稅收也沒有多少,司馬皇族根本就名不副實。
反觀我方卻不一樣,雖然也以農為本,但稅收卻以工商業為主!
東晉還是賺平民的錢,我方卻是賺商賈的錢,而商賈卻幾乎都是從士族豪強轉變來的。
三是在軍事、政治上,東晉百餘年來內亂不斷,對外擴張卻基本得不到朝廷的支援。
比如東晉的北伐,由於得不到朝廷的支援,其結果往往都是以失敗告終。
反觀我方上下團結一心,眾志成城,因此才能屢戰屢勝!
綜合以上種種,我方已經在方方面面都超越了東晉,故而註定將改變這個世界!
喜歡血之孫吳請大家收藏:()血之孫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