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歷史軍事 > 血之孫吳 > 第1419章 塞北之戰(中)

第1419章 塞北之戰(中) (第1/2頁)

推薦閱讀:

高歡北伐軍的東路軍中,由趙雲統帥著三萬騎兵,擔任著大軍的先鋒。

其中,除了趙雲擔任統帥外,其他將領還有田豫、高昂、彭樂三人,此外還有田疇擔任著大軍的嚮導。

在先鋒軍的後方,是由高歡親自統帥的七萬步兵,負責為大軍運輸糧草物資。

其中,除了高歡這名統帥外,其他將領還有婁昭、竇泰、劉貴、張瓊、堯雄、尉景,此外還有薛孤延、基連猛兩大猛將貼身保護高歡的安全。

此役,高歡意圖蕩平盤踞在塞北的烏桓,以此在與燕國的較量中扳回一城。

主要是因為在五年前,當時河北還處於袁紹時代,袁紹在彼時被燕國奪取了遼西走廊。

此地戰略位置極為重要,燕國得之可以隨時入侵幽州,齊國得之則是可攻可守。

可現在遼西畢竟在燕國手裡,稱霸燕趙之地的高歡自然不甘心處於戰略被動,因此才要發兵塞北!

只要拿下塞北,消滅烏桓,那麼高歡在戰略態勢上就能重新獲得主動權。

畢竟從幽州到東北,實際上就有著兩條道路,若是燕國和齊國各據一條道,則在戰略上便能五五開。

反之,若是兩條道都在燕國手裡,那麼齊國就早晚必定完蛋!

然而高歡只以為烏桓還是獨立的勢力,事實上他們早就依附於燕國,燕國以烏桓為西部屏障。

這一世的烏桓有人口六十餘萬,同樣也是歷史上的三倍,因此實力不容小覷。

人口多了,對於遊牧民族來說,自然軍事實力也強。

不過燕國也不傻,既然烏桓實力這麼強,那他們自然不會什麼措施也不採取。

自從三年前,烏桓依附燕國以後,彼時剛剛繼位的慕容儁便下令遷移了大部分的烏桓人口。

這三年來,烏桓陸陸續續有近四十萬人被遷移到了燕國腹地,其中大部分都是老幼婦女。

一方面,這使得燕國再無後顧之憂,同時也讓烏桓不敢再有反叛之心。

另一方面,這使得地處塞北中心的柳城幾乎成為了一座軍事要塞,其周圍雲集了大約二十萬大軍!

雖然二十萬大軍數目龐大,令人不寒而慄,但說到底烏桓也不可能都是騎兵的。

這些年燕國要大力發展騎兵,除了他們自己在內部進行培養之外,肯定也是要染指其他勢力的。

因此,烏桓的馬匹大多供應給了燕國,其在塞北的騎兵力量自然而然地也就大打折扣了。

這使得現在的烏桓空有二十萬大軍,實際上卻只有兩萬騎兵可用,剩下的幾乎都是戰鬥力羸弱的步兵了。

否則高歡大軍北伐,區區十萬步騎要想戰勝二十萬烏桓軍談何容易?烏桓人又如何會畏懼對方?從而向燕國求援呢?

總之,現在趙雲統帥的騎兵已經深入塞北,距離烏桓軍所在的柳城已經越來越近了。

由於強敵來襲,又因為騎兵不足,所以烏桓人這邊只能進行被動防禦。

不過在趙雲這邊,由於進軍速度實在太快了,因此後面高歡的步兵根本就跟不上。

這使得趙雲的騎兵已經遠遠脫離了後方的步兵,幾乎成了孤軍深入,因此烏桓軍也並非全無勝算。

就在大戰一觸即發之時,說實話,此時的雙方主帥——趙雲和蹋頓都在等待著彼此援軍的到來。

畢竟只要彼此的援軍到了,那麼勝算自然更大,反之就總感覺缺了點什麼。

不過好在,此時對於趙雲來說,在後方就是己方的步兵,因此後路還是有的。

最新小說: 大唐:我穿越的身份被李二曝光了 唐末大軍閥 重生公孫瓚 大唐:拜託,我真沒想造反啊 網遊末世系統 乾坤玉珏 鬼眼道士 大明:模擬國運,老朱扛著我上位 帶著紅樓到紅樓 演明 我在漢末舉明旗 織田家的臨濟僧 三國之終極進化 挾天子以令不臣我就是不臣 血之孫吳 我不想成為帝王 明初第一豪強 戰地僱傭兵 快穿之打臉女配 穿越南唐之帝王霸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