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世,諸葛亮發動的平定南中戰爭,大致過程也和歷史上的一樣。
只不過此次諸葛亮帶領的是三萬大軍,分別由甘寧、嚴顏、王平進行統帥,戰役目標也不單單只是平定南中這麼簡單。
目標是為了平定寧州,然後從側翼向交州發動進攻,從而完成夾擊交州的主要戰略目標!
戰爭過程也和歷史上一樣,歷時近十個月之久,時間主要都花費在了行軍和運輸糧草物資上。
寧州方面,由於南蠻十萬主力都被消滅了成都,因此南蠻的勢力在寧州已經相當羸弱。
不過在寧州各地,士族豪強的力量依舊強大,他們也是諸葛亮此次南征的主要目標。
高定(?225),三國時蜀越嶲夷王。
建安二十二年(217),越嶲夷率高定遣軍圍新道縣,被蜀將李嚴擊走。
後主建興元年(223),先主劉備逝世,朱褒、雍闓、高定等叛亂。
建興三年(225),諸葛亮南征,平定叛亂,後世用其名代其所轄地區。
………
朱褒?~約225年),朱提人,三國時期人物。
原為牂牁郡丞,劉備去世後,朱褒領牂牁太守。
建興元年223年)夏,朱褒殺益州從事—常房,起兵作亂,響應益州郡大姓雍闓。
建興三年225年),諸葛亮南征,遣馬忠為牂牁太守,平定牂牁叛軍。
最終朱褒遭到誅殺。
………
雍闓?~225年),益州郡人。
西漢什邡侯雍齒的後人呂凱稱其“先君雍侯”),在地方上很有權勢,平日裡就不服管制,囂張跋扈。
劉備病逝永安的訊息傳回後,雍闓覺得機會來了,心生反意,聯合朱褒、高定,拉攏孟獲發動叛亂,後被高定部下所殺。
………
由於寧州地處偏遠,人口稀疏,這使得三郡勢力十分弱小。
再加上這一世的南中問題,要比歷史上早了十八年解決,當地士族豪強的勢力就更加羸弱了。
因此,諸葛亮率軍的三路大軍在南下後,簡直是橫掃千軍如卷席。
開玩笑,整個寧州的人口也只有一百五六十萬,其中南蠻各部族的人口還佔據了大多數。
在南蠻損失了十萬青壯主力之後,寧州各地能被裹挾參加反叛的人數就更少了,因此根本擋不住我軍的兵鋒。
往往在兩軍遭遇之後,叛軍都是一觸即可,我軍則是勢如破竹。
不過諸葛亮卻並沒有多造殺孽,一方面是諸葛亮作為寧州刺史,若殺之殺的就都是自己的子民。
一方面諸葛亮在南下前,同樣是制定了攻心的策略,準備一舉將南中地區化為我方的寧州!
另一方面,諸葛亮在平定南中後還需要進攻交州,因此他還需要將寧州儘快打造成一個穩定的大後方!
喜歡血之孫吳請大家收藏:()血之孫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