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十三歲,隨父征戰,屢立戰功。
2.建元二年344年),慕容垂隨軍討伐宇文逸豆歸,導致宇文部散亡。
3.永和五年349年),慕容垂獻策攻打後趙,佔領幽州,冊封吳王。
4.建熙六年365年),慕容垂配合慕容恪攻破洛陽,拜徵南大將軍、荊州牧。
5.建熙十年369年),於枋頭擊敗東晉大司馬桓溫,因功受到太傅慕容評、太后可足渾氏加害,帶領家人投奔前秦宣昭帝苻堅,受到前秦的庇護。
後跟隨前秦滅亡前燕,歷任冠軍將軍、京兆尹,冊封賓都侯。
6.建元十四年378年),協助苻丕會攻襄陽。
建元十八年382年),力勸苻堅進攻東晉。
建元十九年383年),慕容垂護送苻堅返回洛陽,後返回鄴城,圖謀復國。
陰殺苻飛龍,挫敗長樂公苻丕,擊潰東晉名將劉牢之,大勝高句麗,但其復國行為引起河北地區民不聊生。
7.建興元年386年),正式稱帝,定都中山,以董統撰寫國史,陸續滅亡翟魏、西燕,擊敗東晉,平定境內起義軍和叛亂勢力。
恢復胡漢分治,以太子慕容寶為大單于。
8.建興十年395年),慕容寶慘敗於參合陂,五萬燕兵被拓跋珪坑殺。
建興十一年396年),慕容垂抱病出徵北魏,擊殺北魏名將拓跋虔。
後目睹參合陂燕軍屍骸慘狀,羞憤嘔血,病情加重。
病逝於班師途中,享年七十歲,諡號成武皇帝,廟號世祖。
………
五、諸葛亮蜀漢)
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號臥龍,琅琊陽都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
古代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發明家、文學家。
諸葛亮早年隨叔父諸葛玄到荊州,諸葛玄死後,諸葛亮就在隆中隱居。
劉備依附荊州劉表時三顧茅廬,諸葛亮向劉備提出佔據荊州、益州,聯合孫權共同對抗曹操的隆中對。
劉備根據諸葛亮的策略,成功佔領荊州、益州之地,與孫權、曹操形成三足鼎立之勢。
章武元年221年),劉備稱帝,任命諸葛亮為丞相。
劉備伐吳於夷陵之戰失敗後,劉備於永安託孤於諸葛亮。
劉禪繼位後,封諸葛亮為武鄉侯,領益州牧。
諸葛亮勤勉謹慎,大小政事必親自處理,賞罰嚴明;
與東吳聯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關係;
實行屯田政策,加強戰備。
前後五次北伐中原,但未能實現興復漢室的目標。
終因積勞成疾,於建興十二年234年)病逝於五丈原,享年五十四歲。
後主劉禪追諡為“忠武侯”,後世常以“武侯”尊稱。
東晉桓溫追封為“武興王”。
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師表》、《誡子書》等。
曾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並改造連弩,叫作諸葛連弩,可一弩十矢俱發。
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
喜歡血之孫吳請大家收藏:()血之孫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