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歷史軍事 > 血之孫吳 > 第1242章 二十統帥(二)

第1242章 二十統帥(二) (第1/2頁)

推薦閱讀:

十六、鄧艾曹魏)

鄧艾197年~264年),字士載,原名鄧範,義陽郡棘陽縣人,魏晉時期大臣、將領、軍事家。

鄧艾早年憑其才學獲舉薦為典農都尉學士,但因口吃未能升官,後就任與農業相關的稻田守叢吏草一職。

正始元年240年),鄧艾奉命督辦臨潁、陳州、項城、壽春的屯田。

他察看了這些地方的農田水利情況後,認為只有興修河渠、引水灌溉,才能提高農田產量,並可利用水道運輸軍隊軍需。

鄧艾上書陳述治水開渠之道,又編著治水要術《濟河論》。

正始二年241年),曹魏採納鄧艾的建議,開廣漕渠,引河入汴,使曹魏大軍及輜重可以“泛舟而下,達於江淮”,同時灌溉淮北農田。

後累遷城陽、汝南太守,所到之處荒地開闢,糧草豐收。

1.景元四年263年),鄧艾與鍾會分別率軍攻打蜀漢,最後他率先進入成都,使得蜀漢滅亡。

2.景元五年264年),鄧艾被鍾會汙衊,遭司馬昭猜忌而被收押,最後與其子鄧忠被衛瓘指使護軍田續殺害於三造亭。

鄧艾文武全才,深諳兵法,對內政也頗有建樹,為統一魏晉大業建立了卓越的功勳。

鄧艾帶領民眾先後修成了廣曹渠、百尺渠,渠通潁水、淮水,澆灌了二萬頃田地,溝通了三百餘里水運大道。

此舉為抗衡東吳、安固東南邊陲、統一魏晉大業,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

十五、呂光前秦、後涼)

呂光337年~399年),字世明,祖籍略陽郡臨渭縣人,出生於枋頭,氐族。

前秦時期名將、軍事家,後涼開國君主。

太尉呂婆樓之子,靈帝呂纂之父。

呂光精通兵法,驍勇善戰。

青年時期,深得王猛賞識,以舉賢良入仕,起家美陽縣令,任內治理有方,得到百姓的愛戴,後遷鷹揚將軍。

1.永興二年358年),征討幷州牧張平,將萬人敵張蠔刺下戰馬,與鄧羌合力將其擒獲。

2.建元四年368年),在平定五公之亂的戰役中用計擊潰苟興,斬殺苻雙、苻武,立下大功。

3.建元六年370年),領軍征伐前燕,受封都亭侯。

4.鎮壓蜀地李烏起義,平定聲勢浩大的苻洛、苻重之亂。

5.後征服西域諸國,屢立戰功,為宣昭帝苻堅所器重。

6.建元二十一年385年),呂光帶兵東歸,消滅涼州刺史梁熙,佔據姑臧自立。

先後討平張大豫、徐炅、彭晃、康寧、王穆等割據勢力,統一河西。

收到苻堅死訊後,為其發喪,尊苻堅為皇帝,諡曰文昭皇帝,隨後據地稱制,先後自封酒泉公、三河王。

7.龍飛元年396年),自稱天王,國號“大涼”。

隨即大破南羌首領彭奚念,擊敗西秦,迫使乞伏乾歸稱臣。

呂光征戰四方,後涼疆域不斷擴大,鼎盛之時,西包蔥嶺,東劃大河,成為威震西北的一方霸主。

但其在位後期年老倦政,執政失當,聽信讒言,殺害沮渠羅仇等忠臣,致使人心思變,反叛四起。

病重之時,冊立太子呂紹為天王,自號“太上皇帝”。

龍飛四年399年),呂光去世,享年六十三歲,諡號懿武,廟號太祖,安葬於高陵。

………

十四、陳慶之南梁)

陳慶之484年539年),字子云,義興郡國山縣人,南朝梁將領。

最新小說: 唐末大軍閥 重生公孫瓚 大唐:拜託,我真沒想造反啊 網遊末世系統 乾坤玉珏 鬼眼道士 大明:模擬國運,老朱扛著我上位 帶著紅樓到紅樓 演明 我在漢末舉明旗 織田家的臨濟僧 三國之終極進化 挾天子以令不臣我就是不臣 血之孫吳 我不想成為帝王 明初第一豪強 戰地僱傭兵 快穿之打臉女配 穿越南唐之帝王霸業 穿越之逍遙詩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