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間,蜀軍大營被拆除了寨牆,劉裕居然率軍攻打荊北軍團去了!
原本在蜀軍大營的一側有一條小河,這不僅是蜀軍的取水地,同時也是蜀軍的生命保障線。
俗話說得好,人不吃飯能活七天,不喝水卻只能堅持三天。
正因為有這條小河的存在,蜀軍不僅解決了水源問題,事實上我軍也因此被一分為二!
原本我軍在蜀軍大營的外圍駐紮著三個軍團,荊北軍團在河的對岸,與蜀軍大營遙遙相對。
我和魯肅帶著江東軍團在蜀軍大營的南邊,一起的還有宿衛虎騎,乃是我軍的主力。
至於後來才趕到的近衛軍團其他軍,他們原本都在蜀軍大營的西側駐紮,在陳慶、姜維率軍護送三萬餘投降的蜀軍離開後,實際上現在只剩下了鄧羌的炮灰營。
就跟包圍城池一樣,我軍三個軍團一分為三,分別圍堵著蜀軍大營的三個方向,唯獨只放過了東側。
在一連串的變故下,蜀軍一改往日死守大營的策略,如今卻是採取主動出擊了!
蜀軍拆了寨牆,用來製作木筏和竹筏,大部隊竟然在一夜之間就渡河而去。
河的北岸駐紮著荊北軍團的五萬人,他們分成了五座營寨,按照前後左右中的方式分開駐紮。
一夜的變故,使得我軍上下全都毫無防備,直到天亮才發現了蜀軍的變故!
等到營中戰鼓聲響起,我軍全軍集結並有許多人出營之後,我等上下所有人全都傻眼了。
只見在河邊,蜀軍用數百輛大車圍成了一個半月型,後面是數千蜀軍,
在河面上,還有數十條木筏和竹筏,上面也各有數名不等的蜀軍弓箭手。
在河的對岸,還有一支大約五千人的蜀軍在嚴陣以待,顯然是為了預防我軍渡河而留下的。
算一算人數,就目前能看到的蜀軍就大約有七八千人,至於剩下的兩萬蜀軍去了哪裡就不得而知了!
“子敬,你說蜀軍這是要做什麼?”我有些不解地詢問魯肅道。
“肅猜測,如果蜀軍是為了撤退的話,那麼就不應該留下這麼多人在這裡!主公且看,這用糧車圍起來的陣型十分眼熟,分明就是秦漢大戰之前,我等所研究的卻月陣!而在河面上還有弓箭手,對岸還有數千蜀軍,這分明就是為了阻擋我等渡河!再看旗號,劉、法,顯然劉字旗號不是劉裕本人,那就是劉遵考與法正了。一個是劉裕的親兵大將,一個是劉裕的謀臣,如此重要的人物也不可能被劉裕放棄!因此,肅斷定,劉裕定是帶著其餘蜀軍攻擊荊北軍團的大營去了!”魯肅分析道。
聽了魯肅的分析,我不禁皺起了眉頭,內心裡卻又是十分不解。
“荊北軍團有五萬人,且剛剛參加完襄陽大戰,兵力也得到了補充。韓當、孫河、潘璋等將也都是我軍宿將,不僅戰鬥力不弱,將軍們也都十分善戰。反觀劉裕麾下頂了天只有三萬人,說不定還沒有,除去此處留下的這些軍隊外,劉裕頂多是帶著兩萬人去進攻荊北軍團!先不說劉裕能不能贏,就算他贏了呢?到時候他的大軍還能剩下幾個?何況北邊是襄陽,駐紮的是戰鬥力更強的南陽軍團,更別提咱們這邊還有江東軍團和近衛軍團了!
劉裕區區三萬人,就算打贏了荊北軍團又能如何?難不成他還可以翻盤?亦或者他的目的是為了擊敗荊北軍團,然後逃回上庸?想不通,我想不通啊!”我向魯肅說道。
“主公,不管劉裕準備幹嘛,眼下大戰再起,咱們卻也只能被牽著鼻子走!”魯肅提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