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你,爾等看看吳軍大概來了多少人?”鄧賢朝箭塔上喊道。
蜀軍在橋的另一頭設定了兩座箭塔,上面各有幾名弓箭手,同時承擔著警戒和偵查工作。
“回司馬!吳軍估摸著只有數千人之多,亂糟糟一片,看模樣卻是在逃跑!”箭塔上的將士說道。
“哈哈哈!好啊,真是天助我也!”鄧賢聞言不禁大喜。
“司馬!區區數千之眾,又是逃兵,若將之全殲,我軍幾乎不費一兵一卒,且是大功一件啊!”軍司馬提醒道。
“打什麼打!數千逃兵而已,定是他們受不了酷暑,因此才當了逃兵!若是咱們將之全殲,確實大功一件,可後面的吳軍主力呢?咱們不如將之收降,四千人對數萬人難,可若是收之就是一萬人打數萬人簡單!”鄧賢分析道。
鄧賢本是別部司馬,官位比普通軍司馬要高一些,因此腦瓜子也要好一些。
還真別說,鄧賢的這個主意挺不錯,軍司馬聞言也不由得眼前一亮!
“司馬!這個辦法好,如今將軍正值用人之際,也正為擴充不了部眾發愁!如今咱們若是將這些逃兵吃下,不僅同樣是大功一件,回頭還能擴充我方實力!”軍司馬不禁歎服。
“哈哈哈,弟兄們,抓逃兵,回頭再派人去告知將軍!”鄧賢不禁大笑著下達了命令。
………
半天之後。
“哦?吳軍數萬之眾而來,結果跑了數千逃兵,如今都被鄧賢抓了?”孟達在得到訊息之後果然大喜。
“不錯!將軍,如今鄧賢司馬正帶著俘虜們返回,傍晚前便能抵達!”小兵稟報道。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定是吳軍受不了酷暑才出了逃兵,一般吳軍精銳是定然不會逃跑的,看來真是數萬民夫無疑了!”蒯良想了想說道。
“大概有多少人?”鄧賢又接著問道。
“四千餘眾!小人聽說原先皆是韋睿大都督麾下的降卒!”小兵說道。
“哎呀,竟是韋睿大都督麾下,如此甚好!四千餘眾,這下咱們就有一萬五千餘大軍了!”孟達在聽後越發高興。
“將軍,以免吳軍用計,或者其中混入了奸細,我等還需謹慎!”蒯良卻是提醒道。
“你說的對!咱們這就出城迎接!蒯子柔,你和韋睿相熟,其麾下將士你也一定不陌生,正好交給你查驗一番!”鄧賢說道。
蒯良一想也對,當初韋睿麾下大軍皆是南郡子弟,蒯良還真認識不少人呢!
於是乎,蒯良欣然同意,同時“恐吳症”也好了許多。
隨即,二人帶著隨從一起出城,就在城外迎接。
雖然當陽橋離城池不遠,但也不近,到底也有十幾裡地呢!
果不其然,一群人足足等到了傍晚時分,鄧賢也果然帶著三千之眾押著四千餘俘虜到了。
接下來,蒯良就有的忙碌了,孟達則是拉著鄧賢一通誇讚去了。
蒯良一個接一個地檢查俘虜,果不其然,確認了身份一個個果真都是當初韋睿的麾下!
“將軍,沒問題!”蒯良忙活了近一個時辰,隨後就向孟達稟報去了。
孟達聞言更是大喜,隨即就擢升鄧賢為校尉,負責統領五千軍隊!
喜歡血之孫吳請大家收藏:()血之孫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