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不管怎麼樣,第二功臣也只能是黃忠或者孫權了,至於到底是誰就得看二人的具體表現。
黃忠最主要的貢獻就是參與了武昌大戰,不過和他有一樣戰功的還有周泰,以及陶侃。
之後,黃忠還在楚軍大營之中震懾了數萬楚軍,以此幫助我軍消滅了楚軍主力。
再加上黃忠之子——黃敘還生擒了陳霸先,由於黃敘只是宿衛虎騎中的一名普通騎卒,因此這份功勞給算到黃忠的頭上其實也沒問題。
至於孫權,其最大的功勞便是在關鍵時刻幡然悔悟,以此幫助我軍全殲了楚軍主力。
如果沒有孫權,那麼黃忠後來也不可能震懾數萬楚軍,我軍也更不可能在付出少量代價的情況下就全殲楚軍主力了。
再者,若是沒有孫權的話,那麼二陳也就不可能北上荊南了。
可以說,二人的功勞差不多,幾乎是平分秋色。
然而到底該將誰定為此役的第二功臣,這事情還得具體到我將如何處置孫權的問題上,說實話我並不想讓他再在軍中發展了。
既然如此,那將孫權給定為第二功臣也毫無意義,還不如趁機籠絡下黃忠父子呢!
“此役理當由黃漢升為第二功臣,漢升!我欲重建荊南軍團,並由你擔任主帥,不知你意下如何?”我當眾宣佈道。
黃忠不由得心下激動,同時也覺得感動,當即單膝下跪對我做出了表示。
眾人見狀,紛紛對黃忠表示了祝賀,董襲更是羨慕得雞兒發紫!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漢升,此處有上將數員,我將周泰、周幼平,孫瑜、孫仲異,全琮、全子璜,陳到、陳叔至四將調撥給你,不知你以下如何?”我接著問道。
“末將感激主公之至!”黃忠說道。
“幼平,你的功勞可排第三,我命你擔任軍團副帥!”我宣佈道。
“末將謝主公!”周泰回應道。
“仲異,你和全子璜二人此次就算功過相抵,日後就安心留在此地為將!”我再次說道。
“末將謝過主公!”
對此,孫瑜卻是十分感激,畢竟他是被俘人員。
一般來說,對待被俘人員肯定是有所懲罰的,可我卻對孫瑜能夠既往不咎。
雖然孫瑜是我的宗族將領,論關係也確實可以既往不咎,但一起的畢竟還有一個全琮呢!
如果只是既往不咎他一人,興許孫瑜還不會這麼感激,可涉及到兩人就不一樣了。
“陳叔至,你覺得如何呢?”我接著看向了陳到。
原本陳到已經向孫權認主,照理應該今生今日都跟隨孫權,可畢竟孫權已經悔過。
如今,對於具體該如何處置孫權的問題,我還沒有想好。
可我卻是準備先支走陳到,讓二人一個從軍,一個從政,或許這也是一個不錯的主意!
“末將謹遵大將軍之命!”陳到說道。
果不其然,對於陳到來說孫權才是主公,我只是個大將軍!
由此可見,我這一安排或許是對的,又或許這也是決定不殺他們之後唯一的選擇了。
至此,此處的安排完畢,至於陶侃自然是要作為荊州刺史留下安撫百姓,恢復荊南生產秩序的。
喜歡血之孫吳請大家收藏:()血之孫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