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黃蓋在此之後視韋睿父子為死敵,沒想到如今韋睿、韋正已經被主公生擒活捉,就連身在夷陵鎮守的韋放也被主公給策反了!
這可真是世事無常,大腸包小腸,黃蓋只覺得真是天意弄人。
雖然韋放和他有仇,但日後卻是一個陣營的同僚了,因此黃蓋務必要配合韋放起事的。
正巧,江陵的蒯恩在全軍覆沒前派遣了五千軍前往夷陵以西,奉命護送沿途的運糧隊。
如今運糧隊已然到來,真是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於是乎,黃蓋在安排好山寨的防務之後,當即領兵一萬下山!
最後,雙方在夷陵以西五十里處遭遇,在西邊不遠處便是巴郡的東部重鎮——永安了!
一方是以五千蜀軍為首,十萬民夫組成的運糧隊,人多勢眾。
一方是以黃蓋帶隊,由一萬山賊、流寇、逃難青壯組成的雜牌軍,看起來不過就是一支烏合之眾。
因此,蜀軍方面十分輕敵,五千蜀軍、十萬民夫當即蜂擁而來。
黃蓋見狀卻是絲毫不懼,他的一萬大軍雖然武器裝備五花八門,但戰鬥力卻也不是蓋的。
於是乎,雙方大戰起來,一時間居然是戰了個五五開!
一邊,黃蓋所部乃是結陣迎敵,人數雖少但有統一的指揮。
另一邊,蜀軍加民夫人數雖多,但卻一窩蜂湧上毫無章法可言。
黃蓋那邊,一萬人像正規軍一樣列陣,刀盾兵在前,槍矛兵在中,弓箭手在後。
雖然他們的武器甲冑五花八門,武器有制式的,有繳獲的,甚至還有自制的。
甲冑有吳軍水師的黃階皮甲,正規軍的玄階甲冑,甚至還有穿著獸皮的,以及來自叛軍和蜀軍、荊州軍、益州軍、漢中軍的甲冑。
但他們的戰法卻是經過黃蓋的一手操練,乃是和吳軍正規軍一摸一樣的戰陣和戰法,因此實際的戰鬥力卻是絲毫不弱。
反觀蜀軍,雖然五千人十分精銳,但畢竟沒有名將指揮。
十萬民夫雖然人多勢眾,並且是蜀漢治下所謂的輔助屯田兵,但戰鬥力也就只比戰五渣強點。
因此,僅僅在雙方交戰一炷香的時間之後,黃蓋就已經看出了敵軍的破綻。
於是乎,他當即分出一半人去拖住蜀軍,然後帶著另外的一半人猛攻民夫!
果不其然,此舉果然有效,民夫們在沒了蜀軍的幫襯後果然很快就潰敗了。
緊接著,黃蓋集結優勢兵力,一舉擊敗了五千蜀軍!
一戰功成,黃蓋下令焚燬了大部分的蜀軍糧草,然後帶著大約五千石糧草前往夷陵!
兩天之後,黃蓋抵達夷陵,並得以與韋放見面。
韋放得此強援,當即士氣大振,隨後便在黃蓋的幫助下於夷陵起事了!
所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韋放在夷陵的起事被傳出去之後,很快就引發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
喜歡血之孫吳請大家收藏:()血之孫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